[實用新型]一種廣楔角齒形V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48634.4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93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剛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康琪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G5/20 | 分類號: | F16G5/20;F16G5/0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354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廣楔角 齒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廣楔角齒形V帶。
背景技術
目前,齒形V帶改善一般V帶屈曲性和散熱特性,但齒形V帶的傳動馬力和使用壽命仍待進一步提升?,F有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改進齒形V帶(公開號為CN103343798 B)的專利,該文獻中的齒形V帶就是改進齒形V帶兩側邊的接觸面積來提高齒形V帶的傳動馬力,但是才該方式來增加齒形V帶接觸面積并沒有從根本上提高齒形V帶的傳動馬力,而且增加了齒形V帶的制造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種廣楔角齒形V帶。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廣楔角齒形V帶,包括帶體,所述帶體沿長度方向上均勻分布有廣楔角齒,所述廣楔角齒的橫截面呈鍥形,且該廣楔角齒的尖端的楔角的角度為61?至70?。
優選地,所述帶體為單條齒形V帶或聯組齒形V帶。
優選地,所述廣楔角齒包括從外層至內層依次設有上層布、緩沖層、繞線層和短織補強楔底膠層。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特點在于從力學上徹底的改善齒形V帶傳動特性。以往的齒形V帶楔角皆設計為40 ?或40 ?以下,新技術方案是將齒形V帶的楔角角度增加為61? 至70?使廣角楔角齒形V帶可穩定運轉且傳動馬力大使用壽命長,因楔角由40 ?增為65?時,帶和帶輪(pully)的接觸面積可增加10%以上,帶輪(pully)承受帶之受力有效面積可增加1倍以上,此可使齒形V帶更耐磨,更好的傳動馬力和使用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齒形V帶楔角設計在61? 至70?,使得廣角楔角齒形V帶可穩定運轉且傳動馬力大使用壽命長,而且不需要增加額外制造成本,從根本上提高齒形V帶的傳動馬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作為單條齒形V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作為聯組齒形V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一對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的另一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廣楔角齒形V帶,包括帶體,帶體沿長度方向上均勻分布有廣楔角齒5,廣楔角齒5的橫截面呈鍥形,且該廣楔角齒5的尖端的楔角A的角度為61?至70?。帶體為單條齒形V帶或聯組齒形V帶。廣楔角齒5包括從外層至內層依次設有上層布1、緩沖層2、繞線層3和短織補強楔底膠層4。
現對比分析本實用新型的廣楔角齒形V帶和現有技術的廣楔角齒形V工作時的接觸面積做出比較:
(一)、選用楔角為36°和63°的帶輪(Pulley),設定兩種齒形V帶的厚度相同,嵌入帶輪(pully)的深度(H)相同;參見圖3所示,根據嵌入帶輪(pully)的深度(H)可以得出接觸面為圖中的陰影部分,分別為T1和T2
現計算得出:
36?齒形V帶的Pulley的接觸面參數;
63? 廣楔角齒形V帶的Pulley的接觸面參數
得出結論:廣楔角齒形V帶和帶輪(Pulley)的接觸面積增加11% ,即傳動馬力會明顯提升。
(二)帶輪(pully)承受齒型V帶壓力的面積的比較:參見圖4所示,將36? 和63°的帶輪(pully)承受齒型V帶壓力面積設為A1和A2。
現計算得出:
36?齒形V帶的帶輪(Pulley)承受帶壓力的面積參數 A1=H x tan18 ?;
63? 廣楔角齒形V帶的帶輪(Pulley)承受帶壓力的面積參數 A2=H x tan31.5 ?;
帶輪承受齒型V帶壓力比為:;
得出結論:63? 的帶輪(Pulley)承受帶壓力的面積較 36 ?的帶輪增加約90%,廣楔角齒形V帶的芯休層凹幅減小,傳動馬力增加, V帶的耐磨特性改善。
進而計算出63? 廣楔角齒形V帶的磨損下沉量d1和36?齒形V帶的磨損下沉量d2的差值;
;
即在相同磨耗量下,廣楔角齒形V帶在帶輪(pully)的下沉量較小約59%,這表示廣楔角齒形V帶使用時帶的張力下降較緩和,傳動馬力也較穩定。
以上幾點剖析說明廣楔角齒形V帶改進了一般齒形V帶的性能提高了傳動馬力,提升了帶的耐磨性,減緩傳動帶的傳動馬力下降。
上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和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康琪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康琪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86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配件生產倒模設備
- 下一篇:一種帶有連接定位裝置的纜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