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47322.1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867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魏永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4/00 | 分類號: | E01D4/00;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43114 | 代理人: | 顏勇 |
| 地址: | 410001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筋混凝土 橋體鋼拱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道路橋梁結構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橋體鋼拱支座在與預埋于鋼筋混凝土柱內的預埋鋼板焊接時,因鋼板焊接時持續高溫導致鋼板變形,使鋼板與外側混凝土表面脹裂破損,預埋鋼板與鋼筋混凝土柱之間產生2-10mm不等的間隙(邊緣間隙大,往中間變小),造成鋼板與支座分離,都需要進行后期加固處理。在加固間隙清理過程中一般用角磨機帶金剛磨片對鋼板邊緣進行打磨,用角磨機帶鋼絲輪對鋼板四周混凝土表面進行打磨,并用鋼絲刷、毛刷等工具插入間隙內,清除間隙表面的塵土,浮渣及松軟層等污物,最后用壓縮空氣清除間隙中的顆粒和灰塵,不僅過程繁瑣、施工量大、施工成本高,而且不可避免的破壞了鋼筋混凝土柱的結構。這些問題限制了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的發展和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施工成本低、鋼拱焊接后可直接對預埋鋼板進行加固的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柱及預埋固定于所述鋼筋混凝土柱上表面的預埋鋼板,預埋鋼板底端與鋼筋混凝土柱之間形成有膠液流道,所述鋼筋混凝土柱上設有連通所述流道的注膠管,所述注膠管從鋼筋混凝土柱上表面穿出,所述預埋鋼板外圍與鋼筋混凝土柱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層,所述鋼筋混凝土柱內預埋有錨桿,所述錨桿頂端與預埋鋼板焊接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膠液流道為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柱上與預埋鋼板底端相對應的面上的環形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鋼筋混凝土柱與預埋鋼板底端之間預先設置膠液流道,在鋼筋混凝土柱上注膠管,當橋體鋼拱支座與預埋鋼板焊接后,通過注膠管向流道內注入加固膠,實現預埋鋼板與鋼筋混凝土柱的加固,操作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注膠加固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鋼筋混凝土柱;2-預埋鋼板;3-彈性密封層;4-注膠管; 5-膠液流道;6-錨桿;7-橋體鋼拱支座;8-加固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鋼筋混凝土柱與橋體鋼拱的連接結構,包括鋼筋混凝土柱1及預埋固定于鋼筋混凝土柱1上表面的預埋鋼板2,預埋鋼板2底端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形成有膠液流道5,具體的,所述膠液流道5為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柱1上與預埋鋼板2底端相對應的面上的環形凹槽,環形凹槽臨近預埋鋼板 2底面周邊位置設置。在鋼筋混凝土柱1上設有連通膠液流道5的注膠管4,注膠管4的另一端從鋼筋混凝土柱1上表面穿出,預埋鋼板2外圍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設有彈性密封層3,彈性密封層3 的材質可以為橡膠等彈性材料,預埋鋼板2的上端面為與橋體鋼拱支座7連接面,所述鋼筋混凝土柱1內還預埋有錨桿6,所述錨桿6 頂端與預埋鋼板2焊接固定。
一種優選實施例,注膠管4沿預埋鋼板2外周均勻分布,相鄰注膠管2的間距在200mm-500mm之間。
如圖2和圖3所示,當橋體鋼拱支座7與預埋鋼板2焊接固定時,預埋鋼板2因持續高溫導致鋼板變形,預埋鋼板2底端與鋼筋混凝土柱1之間產生的縫隙,因預埋鋼板2外圍設有彈性密封層3,預埋鋼板2發生變形時彈性密封層3壓縮吸收能量,使得外側混凝土表面不會被脹裂破損同時又能實現密封,通過注膠管4向流道內注入加固膠8,加固膠8填充滿流道及縫隙后凝固即可實現預埋鋼板2與鋼筋混凝土柱1的加固。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可快速實現預埋鋼板2的加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73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