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紡織布料快速自動裁剪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745792.4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865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葛盼;葛鏡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譚西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H7/00 | 分類號: | D06H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布料 快速 自動 裁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布料快速自動裁剪裝置,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紡織機,又叫紡機、織機、棉紡機等,古代的紡織機是依靠人力帶動的織布機,紡織機就是把線、絲、麻等原材料加工成絲線后織成布料的工具全稱,象紡墜、紡車、錠子、踏板織布機,還有現(xiàn)代機械織布機、現(xiàn)代數(shù)控自動織布機等,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fā)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紡織機在紡織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對紡織布料進行裁切,以方便后續(xù)加工,而目前很多的紡織布料裁切裝置的自動化不高,且剪裁效率較低,因而實用性不高。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能有效提高紡織布料剪裁效率的裁切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紡織布料快速自動裁剪裝置,包括支撐架、螺桿、驅動電機、裁切刀、導向桿、固定座以及套筒,所述支撐架設置為兩組且豎直固定在紡織布料的兩側,所述螺桿水平設置且其兩端固定于兩組支撐架的上端并位于紡織布料的正上方,所述驅動電機與螺桿的一端傳動連接且通過電機支撐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固定座螺紋套接在螺桿上且能在螺桿上前后自由移動,所述導向桿水平設置且其兩端固定于兩組支撐架的上端并位于螺桿的正上方,所述套筒套接在導向桿外部且能在其上自由前后滑動,所述裁切刀的刀座固定于固定座上,刀口朝向與紡織布料的傳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座與套筒之間設有連接桿。
作為優(yōu)選,所述支撐架的前后部設有兩組機構相同的牽引輥機構,所述牽引輥機構包括上壓輥以及下壓輥,所述上壓輥通過支撐橫梁固定于紡織布料的正上方,所述下壓輥置于紡織布料的正下方且通過頂升機構固定于地面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頂升機構設置為伺服頂升氣缸。
作為優(yōu)選,所述裁切刀設置為具有雙面刀口的裁切刀具。
作為優(yōu)選,所述套筒的內(nèi)壁設有沿其軸線設置的導條,所述導向桿上設有與導條配合的滑槽,所述套筒通過導條在導向桿上前后滑動。
作為優(yōu)選,所述驅動電機設置為伺服電機。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所述紡織布料快速自動裁剪裝置整體結構簡單,安裝操作方便,通過螺桿帶動裁切刀具移動繼而對紡織布料實現(xiàn)自由裁切,不僅能有效實現(xiàn)紡織布料的裁切過程,而且裁切效率高,因而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套筒套于導向桿上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紡織布料快速自動裁剪裝置,包括支撐架1、螺桿2、驅動電機3、裁切刀4、導向桿5、固定座6以及套筒7,所述支撐架1設置為兩組且豎直固定在紡織布料8的兩側,所述螺桿2水平設置且其兩端固定于兩組支撐架1的上端并位于紡織布料8的正上方,所述驅動電機3與螺桿2的一端傳動連接且通過電機支撐座9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固定座6螺紋套接在螺桿2上且能在螺桿2上前后自由移動,所述導向桿5水平設置且其兩端固定于兩組支撐架1的上端并位于螺桿2的正上方,所述套筒7套接在導向桿5外部且能在其上自由前后滑動,所述裁切刀4的刀座固定于固定座6上,刀口朝向與紡織布料8的傳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座6與套筒7之間設有連接桿10。
在本實施例中,為提高紡織布料在裁切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支撐架1的前后部設有兩組機構相同的牽引輥機構,所述牽引輥機構包括上壓輥11以及下壓輥12,所述上壓輥11通過支撐橫梁固定于紡織布料8的正上方,所述下壓輥12置于紡織布料8的正下方且通過頂升機構13固定于地面上,進一步地,所述頂升機構13設置為伺服頂升氣缸因而,在需要裁切時,通過伺服頂升氣缸控制下壓輥上移并與上壓輥抵靠,繼而將紡織布料壓緊,從而有效避免紡織布料在裁切時滑動,使兩個牽引輥機構之間的紡織布料保持較好的張緊力,因而有效提高裁切時的穩(wěn)定性,提高裁切效率。
在實際應用中,所述裁切刀4設置為具有雙面刀口的裁切刀具,因而裁切刀在來回移動過程中,每一個行程均可實現(xiàn)裁切過程中,裁切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譚西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譚西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57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