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石墨烯電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45335.5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22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聶志虎;王宗榮;張永樂;劉建剛;徐向榮;聶萍萍;何國松;聶志豹;錢羽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寬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25 | 分類號: | H01M10/0525;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 電池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石墨烯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石墨烯電池,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的一種新能源電池,裝有電解液的分離器將兩塊電極板分離,當電池充電和放電時,鋰離子就會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而電池的性能取決于組件所使用的材料,而這些材料之間需要相互協調。
現有的石墨烯電池往往因為放電時溫度升高而影響電池的使用。
發明內容
一種石墨烯電池裝置,包括:箱體,散熱內箱,相變材料,電解質層,石墨烯薄膜,導電薄膜,正極接口,負極接口,箱蓋,電池接口,正極端子,負極端子;其中,散熱內箱形成有夾層腔和箱體腔,相變材料填充至散熱內箱的夾層腔,電解質層,石墨烯薄膜,導電薄膜填充至散熱內箱的箱體腔,石墨烯薄膜設置于電解質和導電薄膜之間;正極接口和負極接口設置在散熱內箱頂部;箱蓋可動連接至箱體,箱蓋的頂部外側設有電池接口以向外部供電;正極端子和負極端子分別設置在箱蓋底部,在箱蓋覆蓋箱體的敞口時,正極端子和負極端子分別插入至正極接口和負極接口。
進一步地,散熱內箱的頂部設有多個插入至電解質層,石墨烯薄膜,導電薄膜的頂部散熱肋,頂部散熱肋形成有與散熱箱夾層連通的內部空間,相變材料填充至頂部散熱肋的內部空間。
進一步地,散熱內箱的底部設有多個插入至電解質層,石墨烯薄膜,導電薄膜的底部散熱肋,底部散熱肋形成有與散熱箱夾層連通的內部空間,相變材料填充至底部散熱肋的內部空間。
進一步地,多個頂部散熱肋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多個底部散熱肋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頂部散熱肋平行于豎直方向。
進一步地,底部散熱肋平行于豎直方向。
進一步地,箱蓋與箱體構成轉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
提供一種能有效控制溫度從而使石墨烯電池裝置能有效充放電的石墨烯電池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石墨烯電池裝置100,包括:箱體101,散熱內箱102,相變材料103,電解質層104,石墨烯薄膜105、106,導電薄膜107、108,正極接口109,負極接口110,箱蓋111,電池接口112,正極端子113,負極端子114。
其中,箱體101形成有具有頂端敞口的容納腔101a,散熱內箱102形成有夾層腔102a和箱體腔102b,相變材料103填充至散熱內箱102的夾層腔102a,電解質層104,石墨烯薄膜105、106,導電薄膜107、108填充至散熱內箱102的箱體腔102b,石墨烯薄膜105、106設置于電解質和導電薄膜107、108之間;正極接口109和負極接口110設置在散熱內箱102頂部;箱蓋111可動連接至箱體101,箱蓋111的頂部外側設有電池接口112以向外部供電;正極端子113和負極端子114分別設置在箱蓋111底部,在箱蓋111覆蓋箱體101的敞口時,正極端子113和負極端子114分別插入至正極接口109和負極接口110。
這樣一來,當箱體腔102b中的物質因為充電或放電產生熱量時,相變材料103能通過自身的吸熱或散熱控制箱體腔102b中溫度從而使石墨烯電池裝置100處于一個較為理想溫度,從而改善電池的性能。
箱蓋111與箱體101構成轉動連接。這樣一來,用戶可以通過打開箱蓋111進而觀察電池內部情況以及更換不同的散熱內箱102。
具體而言,散熱內箱102的頂部設有多個插入至電解質層104,石墨烯薄膜105,導電薄膜107的頂部散熱肋115,頂部散熱肋115形成有與散熱箱夾層連通的內部空間,相變材料103填充至頂部散熱肋115的內部空間。散熱內箱102的底部設有多個插入至電解質層104,石墨烯薄膜106,導電薄膜108的底部散熱肋116,底部散熱肋116形成有與散熱箱夾層連通的內部空間,相變材料103填充至底部散熱肋116的內部空間。多個頂部散熱肋115平行設置。多個底部散熱肋116平行設置。頂部散熱肋115平行于豎直方向。底部散熱肋116平行于豎直方向。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寬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寬運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53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