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45066.2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47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洪府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雅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25/00 | 分類號: | B65D25/00;B65D5/42 |
| 代理公司: | 溫州市品創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快速 拆卸 組裝 禮品包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盒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
背景技術
傳統散裝的食品,例如:糖果、餅干、海苔...等等,通常是利用較大的包裝桶或大塑料袋封裝,消費者欲購買時,是先選取購買食品的數量后,再通過零售商以分裝的塑料袋另外包裝后售出,對消費者、零售商而言,這種包裝方式不僅麻煩不便,導致消費者購買時必須等待,且包裝方式也較不美觀,影響賣相。雖然,現在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包裝盒,但是通常不是以高周波熔接方式作封裝,就是采用塑料蓋來做包裝罐的封蓋,因此,此等包裝方式較制式化,且拆裝使用上也較為不方便。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不僅結構簡單且拆裝簡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包括盒體和兩提繩,所述盒體由矩形板片經折合成預定的多邊形,所述板片包括多個呈平行排列并相互緊連的本體部,兩相鄰的本體部之間各形成有縱向下折線,而所述本體部的頂部各一體對稱向外延伸有變形部,所述本體部與相對的變形部之間形成有橫向上折線,而所述變形部的一頂部中央與一底部兩角端之間呈對稱銜接有兩彎折折線,所述本體部底部一體向外延伸有封底單元,且所述本體部與相對的所述封底單元之間形成有橫向下折線,使在折合封底單元之后,封閉所述禮品盒的底開口;當所述板片卷繞呈筒狀時,可將相距最遠的兩本體部銜接為一體,所述禮品盒通過本體部及封底單元界定出具有頂開口的容納空間,配合彎折折線的預先成型,擠壓收束所述變形部,使得每一個變形部相互緊靠在一起,并隨著彎折折線的線條彎折而集束成結,通過固定件作定位,以組立成禮品盒,經折合后的相對的兩本體部頂部間距穿設有兩透孔,將相等長度的所述兩提繩分別穿置于透孔,方便提拿禮品盒,且所述另一本體部上設有LED燈和塑膠材質的透明視窗,所述透明視窗位于透孔的下方。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固定件為繩體,而所述變形部的彎折折線頂端兩側則各設有一穿孔,利用所述固定件依序穿置所述穿孔,以將禮品盒已集束成結的各變形部予以定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固定件為膠紙,利用所述固定件將禮品盒已集束成結的各變形部予以定位。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變形部的外周邊與彎折折線之間界定出一迭接部位,兩兩相鄰的變形部的兩迭接部位可迭組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不僅利用簡易的折迭方式及配合繩體的系結即可快速裝卸,且由變形部的扭轉變形及集束成結,使禮品盒整體更美觀典雅。而當禮品盒是利用繩體或膠紙作黏固時,由于繩體、膠紙、膠帶取得容易,所以需要再次包裝時也能便于組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禮品盒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禮品盒的展開平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禮品盒的組合仰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禮品盒的組合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快速拆卸和組裝的禮品包裝盒100,所述禮品盒100為一紙制材質經過裁剪成的矩型板片1,所述板片1包括呈平行排列并相互緊連的四片本體部10、四片變形部20、一封底單元30及一固接部40,并配合一固定件2及兩提繩3組合成所述禮品盒100。
兩相鄰的本體部10之間各形成有縱向下折線11,所述本體部10與相對的變形部20之間形成有橫向上折線12,而所述變形部20的一頂部中央與一底部兩角端之間呈對稱銜接有兩彎折折線21,而所述本體部10與相對的所述封底單元30之間形成有橫向下折線13,使在折合所述封底單元30之后,可封閉所述禮品盒100的底開口。
所述固接部40是設置于最外邊的其中一個本體部10的一側,與其銜接處并形成有縱向邊折線41,而前、末端則各形成有切邊42。所述變形部20的彎折折線21呈直線線條,而所述變形部20的圓弧形的外周邊與彎折折線21之間界定出迭接部位22,兩兩相鄰的變形部20的兩迭接部位22迭組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雅包裝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雅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50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電葉片后緣粘接區的無損檢測方法
- 下一篇:頁巖原位裂紋分布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