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44449.8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54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衛東 |
| 主分類號: | B62K21/26 | 分類號: | B62K21/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震 防滑 自行 車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
背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途騎車旅游越來越是成為一種時尚,那么自行車改良也是人們越來越看重的問題。長途騎車中必不可免的會遇到崎嶇顛簸的道路,顛簸的過程會讓人產生很不舒服的感覺,不僅屁股有略微的疼痛,雙手也會出現麻木的感覺。如果雙手感覺到很不舒服,就會出現失控的情況,很可能造成脫把,給騎行者造成傷害,給人們帶來煩惱。傳統的自行車把套有海綿或者橡膠形的,但這些把套都存在一定的缺點,橡膠把套柔性差,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手心的疲勞,而海綿的把套比較軟,支撐性差,而且容易破損。現有的大多自行車把套減震效果均不理想,震動導致雙手麻木的感覺依然得不到緩解。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內腔中部固定連接有內套,所述內套的內側壁設有防滑楞,所述外套與內套之間設有減震腔,所述減震腔內腔設有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底部上端與第二連接塊頂部下端通過第一彈簧固定連接,所述外套上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防滑紋和指部防滑塊,所述外套底端左側設有尾套,所述尾套外側壁設有防滑凸塊,所述尾套內腔底端設有卡塊,所述尾套內部設有緩沖腔,所述緩沖腔頂端通過第二彈簧固定連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底端開有卡槽。
優選的,所述外套包括第一橡膠層、海綿層和第二橡膠層,所述第一橡膠層、海綿層和第二橡膠層從外到內依次套接,所述海綿層為記憶海綿。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塊頂端與外套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底端與內套外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的形狀大小均相同,且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分別呈L型和倒L型,且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的長度均大于減震腔厚度的一半。
優選的,所述卡塊與卡槽的形狀大小位置均一一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減震防滑的自行車把套,通過設置第一橡膠層、第二橡膠層和海綿層,既提高了把套手握的舒適度,又提高了把套的柔韌性,從而達到了舒適抗裂的效果;通過設置減震腔,減震腔內的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通過彈簧能夠大大削弱騎行時車把產生的震動,從而達到了減小震動對手部肌肉影響的效果;通過設置防滑紋和指部防滑塊,能夠增大騎行者的手掌部和手指部與把套之間的摩擦力,從而達到提高把套防滑性能的效果;通過在尾套內設置緩沖腔,手握時,緩沖腔內的卡塊將給予卡槽向上的壓力,從而能夠通過第二彈簧壓縮時產生的彈力來緩解手部肌肉在握把時產生的壓力,防止手部肌肉酸麻影響騎行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減震和防滑效果好,能夠減輕手部肌肉的壓力,大大提高了騎行者騎行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截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套的截面圖。
圖中:1外套、11第一橡膠層、12海綿層、13第二橡膠層、2內套、21防滑楞、3減震腔、31第一連接塊、32第二連接塊、33第一彈簧、4尾套、41卡塊、42防滑凸塊、5緩沖腔、51活動板、52第二彈簧、53卡槽、6指部 防滑塊、7防滑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衛東,未經郭衛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444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于安裝的電動車把套
- 下一篇:一種分散式低溫風洞排氣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