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9990.X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03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強;齊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康正自動化裝備(固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6/18 | 分類號: | E04H6/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張煥亮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泊車 立體車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立體車庫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城市配套停車位建設嚴重滯后,尤其是我國大城市中心公共停車場用地極其匱乏,停車難問題的出現和近年來的不斷加劇。
現有解決方案包括在地上或地下修建多層停車場,或者采用立體車庫以緩解上述停車難問題。但上述解決方案各自存在缺陷,
例如多層停車場,需駕駛者駕車逐一尋找空余停車位,地下一層、地下二層、……、地下N層,直至找到空余停車位為止,上述對車主來說,浪費了時間且造成了燃油的浪費;對于大氣環境來說,需要承擔更多的尾氣排放。
而立體車庫雖不需要駕駛者逐一尋找,但其停車位往往設計的過窄,對于初拿駕照的駕駛者來說,往往需要倒庫多次才能進入車位,浪費了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包括至少為兩層的車庫主體,各停車位處,設置有車位檢測裝置,還包括
車輛搬運器,通過升降導軌裝配于升降機構上;
所述升降機構裝配于移動架上,在所述移動架的底部鋪設有移動架運行導軌;
下位機,分別通信連接于升降機構、移動架和車輛搬運器的控制端以及所述車位檢測裝置,用于接收車位檢測裝置檢測有空余停車位時,輸出控制指令,控制移動架和升降機構的移動、升降調整后,將車輛搬運器上待入庫的車輛送入所述空余停車位。
由上,當駕駛者將車輛停放至車輛搬運器后,下位機便依據停車位的空位情況輸出控制指令,控制移動架和升降機構運行至對應空余停車位處,由車輛搬運器將車輛送入該空余停車位。從而使得駕駛證者僅將車輛停放在車輛搬運器,即可有下位機自動將車輛停放至立體車庫內,節省了用戶的時間,降低了其停車難度。
其中,各所述停車位上設置有第一導軌;
所述車輛搬運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導軌匹配的第二導軌和導向輪。
由上,車輛搬運器上的第二導軌與停車位上的第一導軌對接。車輛搬運器上的導向輪首先延沿第二導軌滑動至第一導軌上,以使車輛搬運器進入停車位。上述結構簡便,造價較低,實用性高。
其中,所述車輛搬運器和所述各停車位為相互錯齒的叉梳結構;
所述車輛搬運器的叉梳結構底部還設置有叉梳升降臺。
由上,停車位的叉梳升降臺上升至與車輛搬運器的叉梳為同一高度,即停車位接收車輛,此后車輛搬運器退回至起始位置后便實現停車入位。上述結構簡便,造價較低,實用性高。
其中,在所述車輛搬運器上,設置有車輛大小檢測裝置;
各停車位的大小不同、各層停車位之間的間距不同。
由上,針對不同大小的車輛,可分別停放至與其大小相匹配的停車位,以實現停車位資源最合理的利用。
其中,在所述車輛搬運器上,設置有重量傳感器。
由上,通過對待入庫車輛質量的檢測,避免過重的車輛入庫從而威脅到整個車庫的安全。
其中,在所述各停車位處,設置有充電樁。
由上,針對電動汽車,不僅可以停放,還可以實現充電。
其中,在所述車庫主體的頂部,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
充放電控制器,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用于將太陽能電池板所轉換的電能送入與所述充放電控制器電連接的蓄電池充電;
逆變器,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
由上,優先采用綠色能源進行電能供給,更為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的原理示意圖;
圖2為車輛搬運器與停車位對接的原理示意圖;
圖3為車輛搬運器上第二導軌和導向輪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立體車庫的供電原理示意圖;
圖5為立體車庫的電控部分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見圖1~圖5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為自動泊車的立體車庫的原理示意圖,包括車庫主體100以及汽車搬運部。所述車庫主體100為多層結構,本實施例中,車庫主體100包括分別對稱于汽車搬運部兩側的兩個部分組成,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各部分包括7層,每層并排設置有至少6個停車位101。布局時,可依照具體情況進行層數以及各層數量的調整。各停車位101結構為包括由橫梁、立柱和鋼板等組成的鋼結構立體框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康正自動化裝備(固安)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康正自動化裝備(固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999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