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長軸深井泵揚水管拆裝用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8297.0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16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丁海;畢永謙;梁志剛;左先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60 | 分類號: | F04D29/6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譽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 地址: | 27110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井泵 揚水 拆裝 用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深井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長軸深井泵維修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長軸深井泵揚水管拆裝用工裝。
背景技術
目前鋼鐵軋機軋制生產過程中,長軸深井泵機組承擔著MULPIC即多功能間斷式加速冷卻系統的供水冷卻。一般情況下,維修拆裝需將其整體吊出,橫置于地面后以便于拆裝,但由于泵房空間不足,長軸深井泵機組排列緊湊,維修拆裝時不能將其整體橫置,拆裝時只能憑借吊裝設備在井口對揚水管一節一節垂直拆裝,操作稍有不慎容易將其部件掉入井內導致無法取出,會對井內其它設備或泵體造成損壞甚至直接報廢,而且還影響其它泵的正常運行,增大了維修操作的難度和風險,連鎖反應帶來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長軸深井泵揚水管拆裝用工裝,便于長軸深井泵各級揚水管的拆裝,同時能夠有效防止維修過程零部件掉入井內而造成的不良影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長軸深井泵揚水管拆裝用工裝,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夾板,所述夾板上設有與揚水管外徑相適配的圓弧,所述夾板圓弧處兩側開有連接孔,所述兩個夾板通過緊固件和所述圓弧組成對揚水管的夾持部,所述兩個夾板的下方可拆卸連接有兩個相對設置支承底板,所述支承底板之間接觸面設有供揚水管穿過的卡口,通過卡口能夠便于支承底板安全快速的放置于長軸深井井口并定位于揚水管的管壁。
作為優選,所述支承底板頂面還固接有定位桿,所述夾板底面兩端設有與支承底板相對應的定位開口,所述定位開口與定位桿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桿的截面為圓形或矩形。能夠便于夾板在通過定位開口在支承底板上沿定位桿方向滑移和快速定位,完成對揚水管的夾持和松開過程,并能夠使夾板沿揚水管徑向始終夾持方向保持一致便于緊固件快速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夾板的圓弧外側面還設有至少一個支承螺桿座,所述支承螺桿座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連接豎直設置的支承螺桿。通過支承螺桿能夠起到支承各級揚水管法蘭面的作用,并方便的拆卸法蘭面的緊固件。
作為優選,所述支承螺桿為階梯軸狀,所述階梯軸短軸一端設有外螺紋并螺接支承螺桿座。
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支承底板為厚度相同且相互拼接設置。
作為改進,所述支承底板形狀為半圓環狀或矩形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拆卸長軸深井泵時,先用吊裝工具將深井泵驅動部分吊起,使最上部一節揚水管的連接法蘭漏出并高于長軸深井井口,然后將兩個支承底板放置在長軸深井井口的頂面,將揚水管穿過兩個支承底板之間的卡口,完成支承底板的放置同時起到了對長軸深井井口的整體覆蓋作用,防止零件及工器具掉入。通過支承底板上對應設置的定位桿,與兩個夾板的定位開口卡接完成放置和定位,借助緊固件將兩個夾板組合,通過各自對應的連接孔連接,并將揚水管管壁夾緊,完成兩個夾板對揚水管的夾持作用,在支承底板和夾板共同作用下將單節揚水管撐起并擔在長軸深井井口,按照此方法即可實現對各節揚水管的連接法蘭的逐節拆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
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能夠快速的拆裝長軸深井泵各級揚水管,減少維修時間,降低維修成本,拆裝操作安全可靠,同時有效的防止維修過程零部件掉入井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支承螺桿的結構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支承底板結構圖實施方式1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支承底板結構圖實施方式2
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參考圖(用于示意安裝位置)
圖中所示:
1、夾板,1.1、支承螺桿座,1.2、連接孔,1.3、定位開口,2、支承底板,2.1、定位桿3、支承螺桿,4、緊固件,5、揚水管,6、連接法蘭,7、長軸深井井口,8、深井泵驅動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82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