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面懸浮廊橋的減浪防側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6763.1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437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梅長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梅長茂 |
| 主分類號: | E01D15/14 | 分類號: | E01D15/14;E01D19/02;E01D19/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修斯文 |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晉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面 懸浮 減浪防側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上建筑領域,尤其是一種水面懸浮廊橋的減浪防側翻裝置。
背景技術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自然界,尤其是人類發展歷程中的作用是其它資源所不可替代的;水域面散熱、無塵、無車、菌少、無泥流的環境,自古以來就成為人類的追求;水面建筑、設施可以大大的降低人類對資源的消耗,大幅地提升水面及水資源利用率;受水位、潮汐、風浪影響,在實用功能和景觀效果上,制約了水上建筑的發展。而水面懸浮建筑解決了能源、安全、抗風浪等問題,不受水位、潮汐影響;水面懸浮景觀廊橋,為水面建筑、設施,必不可少的配套公共設施。其安全、功能、作用、景觀效果,對水面建筑、設施的發展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水面懸浮廊橋的減浪防側翻裝置,能為水面建筑提供減浪、防側翻、綠化功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面懸浮廊橋的減浪防側翻裝置,所述懸浮廊橋包括支撐浮體、棧道結構梁和棧道;所述支撐浮體浮于水中,支撐浮體上端支撐并固定棧道結構梁使之懸浮于水面上方,棧道結構梁上布設棧道;所述支撐浮體包括若干沿棧道走向設置的帶管形基座和基座上的支柱;所述帶管形基座設有中空的內腔,內腔中填充輕質材料;各支柱頂端均與棧道結構梁連接。
所述棧道的外側與防側翻浮體相鄰,所述防側翻浮體沿棧道走向設置并與基座支柱以帶消浪構造的支撐結構相連,防側翻浮體包括填充有輕質材料的防側翻浮體基座和槽口向上的U形槽,U形槽處設有滲水孔,防側翻浮體基座內設可填充輕質材料的空腔。
所述帶管形基座浮于水面;支柱頂端為位于水面上方的連接板,所述支柱以連接板固定于棧道結構梁下端。
所述棧道下部兩側懸掛有給排水管道。
所述內腔中填充硬質的發泡材料以阻止進水和增強帶管形基座的結構強度。
所述棧道方向上排列的帶管形基座有三列以上。
所述懸浮廊橋兩側設有帶狀、圓柱狀或矩形狀的懸浮裝置;所述懸浮裝置與棧道結構梁連為一體以防側傾,所述懸浮裝置為浮力結構與苗木種植結構的組合體。
所述懸浮裝置處連接減浪結構或綠化結構。
所述棧道結構梁處設有線纜安裝槽;棧道結構梁下部以多根可調長度的螺桿懸掛給排水管道;當懸掛給排水管道的多根可調長度的螺桿的長度變化使各螺桿長度不同時,給排水管道的坡度發生變化。
所述防側翻浮體與基座支柱相連的支撐結構包括消浪器,所述防側翻浮體在棧道旁側形成減浪帶。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帶管形基座浮于水面;支柱頂端為位于水面上方的連接板,所述支柱以連接板固定于棧道結構梁下端;所述棧道方向上排列的帶管形基座有三列以上;該設計通過支柱來承載棧道結構梁使之懸浮于水面,因此減少了棧道結構梁與水面的接觸,使得本產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和抗浪能力。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帶管形基座浮于水面;支柱頂端為位于水面上方的連接板,所述支柱以連接板固定于棧道結構梁下端;所述內腔中填充硬質的發泡材料以阻止進水和增強帶管形基座的結構強度;該設計使得支柱有足夠的強度,而且即使進水也不會影響其浮力。
本實用新型中,當懸掛給排水管道的多根可調長度的螺桿的長度變化使各螺桿長度不同時,給排水管道的坡度發生變化;該設計使得管道的坡度易于調節,使之更適用于水上建筑的布設與維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剖切示意圖;
圖中:1-棧道;2-棧道結構梁;3-螺桿;4-給排水管道;5-支柱;6-帶管形基座;7-線纜安裝槽;8-發泡材料;9-U形槽;10-消浪器;11-防側翻浮體;12-減浪帶綠化區。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水面懸浮廊橋的減浪防側翻裝置,所述懸浮廊橋包括支撐浮體、棧道結構梁2和棧道1;所述支撐浮體浮于水中,支撐浮體上端支撐并固定棧道結構梁2使之懸浮于水面上方,棧道結構梁2上布設棧道1;所述支撐浮體包括若干沿棧道走向設置的帶管形基座6和基座上的支柱5;所述帶管形基座設有中空的內腔,內腔中填充輕質材料;各支柱頂端均與棧道結構梁連接。
所述棧道的外側與防側翻浮體11相鄰,所述防側翻浮體沿棧道走向設置并與基座支柱以帶消浪構造的支撐結構相連,防側翻浮體包括填充有輕質材料的防側翻浮體基座和槽口向上的U形槽9,防側翻浮體基座內設可填充輕質材料的空腔。
所述帶管形基座浮于水面;支柱頂端為位于水面上方的連接板,所述支柱以連接板固定于棧道結構梁2下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梅長茂,未經梅長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67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