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自動香菇栽培與注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6229.0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408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柴美清;韓鵬遠;李青;張鎖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18/62 | 分類號: | A01G18/62;A01G18/69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03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自動 香菇 栽培 注水 裝置 | ||
全自動香菇栽培與注水裝置包括注水機架、自動控制系統、氣體壓縮系統、注水系統和行走系統。所述注水機架為矩形框架結構,底部設有行走系統,內部設有自動控制系統、氣體壓縮系統和注水系統。本實用新型由傳統的普通栽培架、固定的注水裝置改變為標準化栽培架和動態的注水裝置,實現了真正的自動化菌棒注水作業,極大地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了注水的均勻一致性,防止了菌棒在搬動時易造成菌棒斷裂的現象再發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香菇注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全自動香菇栽培與注水裝置。
背景技術
香菇菌棒在栽培過程中由于培養基內水分已被菌菇生長所大量吸收利用,每出一潮菇后即需給菌棒補充充足的水分以利后幾潮的出菇。目前,香菇菌棒種植主要采用針式注水法,或用注射器械對于菌棒多處進行手工注水,或用注水機械注水。采用人工注射,操作繁雜、效率低下,而且人為因素對于菌棒的補水量以及水分均勻度的影響較大,不能實現規范化生產。現有香菇注水裝置報道的不少,但存在的共同問題是結構比較簡單,注水機械均為固定狀態,操作時均需人工將菌棒從栽培架上取下放置到注水機上,注水結束后再將菌棒人工放上栽培架,雖然較手工注射有所進步,終究操作時勞動強度仍然比較大,效率不太高,而且在作業中菌棒搬動時易造成菌棒斷裂。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香菇栽培與注水裝置,該裝置圍繞栽培架設計了注水裝置,并且配套設計了標準的香菇栽培架,實現了自動化注水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香菇栽培與注水裝置,包括注水機架、空壓機、水箱、注水氣缸、注水氣缸支架、注水針、注水孔、注水針縮回氣管路、注水針伸出氣管路、氣動閥、控制柜、加壓泵、水管及支撐管、軟管、注水針進水管、菌棒擋板、托架氣缸、托架板、托架頂出氣管路、托架回位氣管路、驅動電機、行走輪、軌道、立柱、側檔、菌棒架、菌棒靠架,傳感器。所述注水機架為矩形框架結構,底部設有行走輪,在軌道上行走,注水機架內一側為栽培架,另一側為注水裝置。所述注水裝置靠近栽培架處的底部設有行走輪和軌道,注水裝置與注水機架連接成一體。所述空壓機、水箱設在注水裝置的底部。所述注水氣缸在注水裝置中上下設有4-6層、每層水平設有8-20個、由注水機架和注水氣缸支架支撐固定,注水氣缸的前端設有注水針,注水氣缸前后兩端分別連接注水針縮回氣管路和注水針伸出氣管路,注水針縮回氣管路和注水針伸出氣管路的另一端連接控制柜的氣體控制部件,控制柜的氣體控制部件經氣動閥連接空壓機。所述水箱經加壓泵連接控制柜的水路控制部件,控制柜的水路控制部件經水管及支撐管、軟管、注水針進水管連通注水針。所述注水針上設有若干注水孔。所述托架氣缸設在與注水裝置相對的另一側注水機架上,機架上下設有與注水氣缸相同的層、每層水平設有2-5個托架氣缸,托架氣缸前端連接200-600mm╳100-200mm的托架板,托架氣缸的后側經托架頂出氣管路和托架回位氣管路連接控制柜的氣體控制部件。所述栽培架由若干個單元支架構成,每個單元支架包括立柱、側檔、菌棒架、菌棒靠架,立柱為方形或圓形的中空結構,側檔為矩形、連接栽培架寬度相鄰的立柱,菌棒靠架為矩形、連接靠近托架氣缸面的兩個立柱,菌棒架為波浪形,每層設置有3-4根、兩端由側檔支撐,菌棒架的菌棒架凹面為放置菌棒處。所述菌棒擋板設在注水針的前端,菌棒擋板上設有注水針通過的孔隙,在菌棒擋板的下部的一側設有行進中止傳感器,驅動電機和傳感器連接控制柜的電氣控制單元。
所述單元支架的立柱設有4-6層菌棒架,下層間距較上層間距大,所述側檔的長為350-500mm,所述的菌棒架和菌棒靠架的長為1000-1200mm。
所述的注水氣缸在注水裝置中上下設置的層數與立柱設置的層數相同,每層注水氣缸的高度與每層菌棒的中心相等。
所述的菌棒靠架正對菌棒的后端,托架氣缸的高度與菌棒靠架對齊。
所述的菌棒擋板與栽培架相距50-8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研究中心,未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62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低壓配電柜線路智能檢測報警系統
- 下一篇:一種寬頻電場測量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