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減速機以及致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6128.3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35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奧村干太;孫東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新寶(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新寶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1/32 | 分類號: | F16H1/32;F16H57/08;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黃綸偉;韓香花 |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速 以及 致動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機以及致動器,該減速機具有太陽齒輪、多個行星齒輪、固定部、輸出部、第一軸承以及第二軸承。太陽齒輪相對于固定部以第一轉速旋轉。多個行星齒輪繞太陽齒輪的周圍配置,且分別與太陽齒輪嚙合。輸出部包括與多個行星齒輪嚙合的圓環狀的內齒輪。輸出部相對于固定部以比第一轉速低的第二轉速旋轉。第一軸承在比多個行星齒輪靠輸入側的位置位于固定部與輸出部之間。第二軸承在比多個行星齒輪靠輸出側的位置位于固定部與輸出部之間。第二軸承的徑向大小比第一軸承的徑向大小要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機以及具有減速機的致動器。
背景技術
在電動輪椅、無人搬運車等設備中,通過使來自馬達的轉動減速來增加轉矩,從而使車輪旋轉。公知在這些設備中以往使用在輪的內側配置有減速機的輪內減速機。對于輪內減速機的一個例子,例如記載在日本特開2015-110382號公報中。
在日本特開2015-110382號公報的減速機中,使用具有太陽齒輪和行星齒輪的行星齒輪機構來傳遞動力。并且,在該公報的減速機中,通過兩個軸承71、72來將內齒輪支承為能夠相對于架旋轉(參照段落0024、圖1等)。
這種輪內減速機因為被容納在車輪的內側,所以利于滿足小型化的要求。特別是在近幾年,需要能夠對應更小型的車輪的輪內減速機。但是,在特開2015-110382號公報中,兩個軸承71、72的直徑相同。而且,在這兩個軸承71、72的徑向外側,在內齒輪上固定車輪。在這樣的結構中,存在難以使車輪更小型化的問題。
并且,這個問題不限于車輪,是在配置于風扇等驅動對象物的內側的減速機中也會產生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配置于驅動對象物的內側的減速機中,能夠對應驅動對象物的小型化的結構。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
本申請的例示的一實施方式是一種減速機,其將以在輸入側與輸出側之間延伸的旋轉軸線為中心的為第一轉速的轉動轉換成為比所述第一轉速低的第二轉速的轉動,所述減速機具有:固定部;太陽齒輪,其以所述旋轉軸線為中心相對于所述固定部以所述第一轉速旋轉;多個行星齒輪,所述多個行星齒輪繞所述太陽齒輪配置,且分別與所述太陽齒輪嚙合;輸出部,其包括與所述多個行星齒輪嚙合的圓環狀的內齒輪,并相對于所述固定部以所述第二轉速旋轉;第一軸承,其在比所述多個行星齒輪靠所述輸入側的位置位于所述固定部與所述輸出部之間;以及第二軸承,其在比所述多個行星齒輪靠所述輸出側的位置位于所述固定部與所述輸出部之間,所述第二軸承的徑向大小比所述第一軸承的徑向大小要小。
所述減速機還具有:支承銷,其從所述固定部沿軸向延伸,并將所述行星齒輪支承為能夠自轉,在軸向觀察,所述第二軸承與所述支承銷至少部分重合。
從所述旋轉軸線到所述第二軸承的內周面的徑向距離比從所述旋轉軸線到所述支承銷的徑向內側的端緣的徑向距離小。
從所述旋轉軸線到所述第二軸承的外周面的徑向距離比從所述旋轉軸線到所述支承銷的徑向外側的端緣的徑向距離大。
所述第二軸承的與周向正交的截面比所述第一軸承的與周向正交的截面大。
所述第二軸承的軸向尺寸比所述第一軸承的軸向尺寸大。
所述第二軸承的從內周面到外周面的徑向尺寸比所述第一軸承的從內周面到外周面的徑向尺寸大。
所述固定部具有:齒輪保持架部,其保持所述多個行星齒輪;以及凸部,其從所述齒輪保持架部在軸向凸出,并具有比所述齒輪保持架部的外周面直徑小的圓筒狀的外周面,所述第二軸承的內圈固定于所述凸部的外周面。
所述減速機還具有:輪,其與所述輸出部一同旋轉。
所述第二軸承位于所述輪的徑向內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新寶(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新寶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新寶(浙江)有限公司;日本電產新寶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612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