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式絕緣碳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5899.0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64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袁亞蒙 | 申請(專利權)人: | 袁亞蒙 |
| 主分類號: | H01R39/26 | 分類號: | H01R39/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林合 |
| 地址: | 010300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式 絕緣 碳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機的碳刷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新式絕緣碳刷。
背景技術
浪涌電流是電源接通瞬間,流入電源設備的峰值電流。由于輸入濾波電容迅速充電,所以該峰值電流遠遠大于穩態輸入電流。雖然浪涌電流目前還不能很好的被利用,但是對其安全合理利用方法的開發已經開始。現有碳刷的設計是需要避免峰值電流出現,防止電火花對碳刷造成的磨損,因而無法利用浪涌電流來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利用浪涌電流的新式絕緣碳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提供了一種新式絕緣碳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刷盒,碳刷盒的上端面設置有凹槽,凹槽前部設置有絕緣刷,凹槽后部設置有碳刷,絕緣刷和碳刷接觸面的寬度小于絕緣刷的寬度,碳刷的前端面呈外凸的形狀;絕緣刷和碳刷的上端面高于碳刷盒的上端面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內,碳刷底部連接有導線,導線另一端通過凹槽底部穿設于碳刷盒的外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絕緣刷和碳刷底部連接有彈簧,彈簧底部設置在凹槽底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碳刷盒呈長方體結構,絕緣刷的端面均為平面,碳刷的前端面呈外凸的弧面,其他三個端面為平面。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絕緣刷材質為不導電材質。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新式絕緣碳刷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通過在碳刷盒上先后設置于絕緣刷和碳刷,當啟動電動機時,絕緣刷與電動機轉軸上的銅片首先接觸,切斷電流,當碳刷與銅片接觸時,產生浪涌電流,隨著轉軸轉動,銅片再次與絕緣刷接觸,切斷電流,從而保證浪涌電流的產生條件,并實現利用浪涌電流做功的目的。
通過將碳刷的前端面設置為外凸的形狀,并將絕緣刷和碳刷接觸面的寬度設置為小于絕緣刷的寬度,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切割磁感線的效果,實現最大限度利用的浪涌電流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式絕緣碳刷的側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新式絕緣碳刷的俯視示意圖。
其中,1、絕緣刷,2、碳刷,3、碳刷盒,4、彈簧,5、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其為新式絕緣碳刷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的新式絕緣碳刷包括碳刷2和絕緣刷1,絕緣刷1呈長方體結構,碳刷2的前端面呈外凸的弧形面,其他三面為平面,絕緣刷1和碳刷2的高度相同,絕緣刷1和碳刷2接觸面的寬度小于絕緣刷1的寬度。
絕緣刷1和碳刷2分別設置于碳刷盒3上端面的兩個凹槽中,凹槽與絕緣刷1和碳刷2的形狀相匹配;凹槽底部設置有彈簧4,彈簧4的上端與絕緣刷1和碳刷2相連接。
碳刷2和絕緣刷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且高于碳刷盒3的上端面;絕緣刷2的材質為耐磨的不導電材質;碳刷2底部設置有通電導線1,導線1的末端穿設于碳刷盒3的外部。
通電后,電動機轉軸上的銅片隨轉軸轉動,先與絕緣刷1接觸,此時電路處于斷開狀態,當銅片與碳刷2接觸時,電路導通,產生浪涌電流并做功,隨著轉軸轉動,銅片再次接觸絕緣刷1,電路斷開;通過循環上述過程,保證浪涌電流的產生條件,并實現利用浪涌電流做功的目的;通過將碳刷2的前端面設置為弧形,能夠最大限度的切割磁感線并利用浪涌電流。
上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應該清楚,本實用新型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的范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發明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袁亞蒙,未經袁亞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58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風力發電機集電環
- 下一篇:一種數據訪問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