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5682.X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79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向陽 |
| 主分類號: | A61B17/70 | 分類號: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幫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顏春艷 |
| 地址: | 51001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旋轉 脊柱內固定 圓棒體 矩形部 曲部 本實用新型 輔助工具 螺釘系統 內固定棒 配套工具 半圓 固定棒 螺釘鎖 長邊 短邊 旋棒 預設 置棒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包括圓棒體和位于所述圓棒體一端的防旋轉部,所述防旋轉部的橫截面包括曲部和矩形部,所述曲部為半圓,半徑與所述圓棒體的半徑相同,所述矩形部的長邊長度與所述曲部的直徑相同,且所述矩形部的短邊長度所述圓棒體的半徑相同。采用了上述結構的內固定棒裝置,在螺釘鎖緊所述防旋轉部后,整個所述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的方向就已確定。這一巧妙而具有創造性的設計,實現了固定棒的自動防旋轉,免除了旋棒等輔助工具的應用,不僅準確預設了所述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的方向,降低了術中置棒的操作難度,而且適用于現有的螺釘系統和配套工具,通用性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
背景技術
在脊柱外科,脊柱后路的固定一般采用釘棒系統進行固定,釘棒系統包括擰入椎體固定的螺釘,和連接不同椎體上的螺釘的圓柱形固定棒等。臨床上往往需要根據脊柱自身的生理曲度或脫位時復位的需要,將固定棒進行預彎,但由于固定棒為圓柱形,在螺釘的釘槽內往往會出現旋轉;尤其在寰樞椎脫位手術時,寰椎與樞椎的空間狹小,使用旋棒、調棒等輔助工具困難,且寰樞椎間無骨性結構遮蓋脊髓,反復調整固定棒的方向可能會因輔助工具的誤操作而導致脊髓損傷。而采用自動防旋轉固定棒,則可以降低手術的難度,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但發明人之前申請的專利號為CN204306892U的“一種醫用自行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裝置”,雖實現了自動防旋轉,但還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防旋轉部分為橢圓形,且橢圓部分的直徑大于圓柱部分,造成整個棒體在橢圓形部分與圓柱形的銜接處存在應力集中,容易出現斷棒;
2.由于固定棒的橢圓部分的直徑大,需將螺釘的釘槽加深,因此需要生產單獨配套的螺釘,或者將螺母的高度減小,生產單獨的螺母,造成防旋轉棒與現有螺釘和螺母的通用性差;
3.螺釘的釘槽加深后,需要配備專門的螺釘起子;再者,由于橢圓部分的直徑大,要求配備專門的對抗扳手;此外,固定棒術中往往需要預彎,由于固定棒的橢圓部分的直徑大,因此還需要有專門配套的折彎工具。
因此,傳統的固定棒,以及包括此前申請的防旋固定棒,依然存在諸多使用上、性能上、以及適用度上的不足,還需要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進行了改進,新設計的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將橢圓部分改為U形,沒有增加防旋轉部分的直徑,固定棒的應力集中更小,與現有的螺釘和螺母的通用性好,無需額外設計螺釘或螺母,也無須配套新的螺釘起子、對抗扳手及彎棒工具,更有利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型自動防旋轉脊柱內固定棒,包括圓棒體和位于所述棒體一端的防旋轉部,所述防旋轉部的橫截面包括曲部和矩形部,所述曲部為半圓,半徑與所述圓棒體的半徑相同,所述矩形部的長邊長度與所述曲部的直徑相同,且所述矩形部的短邊長度所述棒體的半徑相同。
本申請中,在對固定棒進行改進時,充分考慮實際使用時的效果與性能,將圓棒體的橫截面劃分為上、下對稱的兩個半圓,其中一半半圓即為本申請的曲部,另一個半圓以直徑為長邊,以半徑為短邊進行填充,獲得本申請的矩形部。
進一步,所述防旋轉部長度為超出螺釘的釘槽的兩端各2~3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向陽,未經馬向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56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脊柱釘棒固定系統
- 下一篇:可以自動伸長的骨骼內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