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高金屬利用率的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造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4471.4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970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冠玉;安立軍;何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秦皇島興龍輪轂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7/00 | 分類號: | B60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劉陽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金屬 利用率 鋁合金 輪轂 毛坯 輪緣 造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轂產品配件領域,具體為一種提高金屬利用率的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造型。
背景技術
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是為保證輪轂機加工裝卡所設計的毛坯結構,需要10mm-15mm的加工余量來保證機加工位裝卡,此種毛坯輪緣加工量大、金屬利用率低,變形量大約0.7mm?,F階段輪轂制造的金屬利用率在68%左右(金屬利用率=成品重量/毛坯重量)。
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
1.當前毛坯輪緣加工量為10mm-15mm,金屬利用率低,成本高。
2.當前毛坯輪緣部位為壓鑄工序熱結部位,容易產生縮松缺陷。
3.當前毛坯輪緣為拔模角度小,起模時變形量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金屬利用率的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造型,它能有效的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金屬利用率的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造型,包括輪轂毛坯、突出輪緣、特征面一、特征面二以及非突出輪緣,所述輪轂毛坯上設置有突出輪緣以及非突出輪緣,且突出輪緣以及非突出輪緣依次交替設置在輪轂毛坯上,所述突出輪緣兩端下側設置有特征面一,所述突出輪緣兩端上側設置有特征面二,所述突出輪緣以及非突出輪緣均是環形等列分布,所述突出輪緣以及非突出輪緣長度不等。
進一步地,所述特征面一與輪轂軸向方向的拔模角度為15度。
進一步地,所述特征面二與輪轂徑向方向的拔模角度為15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相比原輪轂有如下優點:1.降低輪緣部分位置鋁合金的車削用量,提高了金屬利用率。2.為突出部分增設15°拔模角,減小端面拔模變形。3.降低輪緣鋁合金材料用量,降低縮松幾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立體圖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輪轂;2.突出輪緣;3.特征面一;4.特征面二;5.非突出輪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提高金屬利用率的鋁合金輪轂毛坯輪緣造型,包括輪轂毛坯1、突出輪緣2、特征面一3、特征面二4以及非突出輪緣5,所述輪轂毛坯1上設置有突出輪緣2以及非突出輪緣5,且突出輪緣2以及非突出輪緣5依次交替設置在輪轂毛坯1上,所述突出輪緣2兩端下側設置有特征面一3,所述突出輪緣2兩端上側設置有特征面二4,所述突出輪緣2以及非突出輪緣5均是環形等列分布,所述突出輪緣2以及非突出輪緣5長度不等,所述的突出輪緣2的數量為六個。
特征面一3與輪轂1軸向方向的拔模角度為15度,特征面二4與輪轂1徑向方向的拔模角度為15度。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對鋁合金輪轂1毛坯輪緣進行分段式調整,調整為12段式,形成造型非一致的輪緣。其中突出部分為6段造型相同的輪緣,為機加裝卡位置,分別對應三個卡爪和三個徑向卡環。突出部分的輪緣寬度要大于卡爪寬度,方便機加裝卡突出部分對應下模與邊模位置設置15°拔模角,減小端面變形。其余6段為非突出部分,其加工余量為3-5mm,是原有加工余量的30%,提高金屬利用率的同時有效減少此處熱結傾向,降低輪輞與輪輻位置交接處的縮松幾率,本實用新型能夠降低輪緣部分位置鋁合金的車削用量,提高了金屬利用率,為突出部分增設15°拔模角,減小端面拔模變形,降低輪緣鋁合金材料用量,降低縮松幾率。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秦皇島興龍輪轂有限公司,未經秦皇島興龍輪轂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44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