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漁網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3419.7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92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2 |
| 發明(設計)人: | 章閱天;盧春媚 | 申請(專利權)人: | 章閱天 |
| 主分類號: | A01K69/06 | 分類號: | A01K69/06;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陳超 |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漁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漁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漁網。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漁網大部分采用浮漂監測魚是否有進漁網,監測魚群靠近,何時收網,都需要人為來判斷,不能準確的數據信息。收網需要人工來收,這樣費時費力,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漁網。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漁網,包括:
漁網本體,采用比重大于水的網線編制而成,具有網格,其周圍的邊緣設置有多個網綱固定圈。
網綱,形成為具有兩端的線,其繞所述漁網本體的外周邊緣穿設在所述多個網綱固定圈內,所述網綱的兩端收攏至絞盤。
絞盤,用于固定所述網綱的一端,且使得所述網綱纏繞在其上。
感應裝置,設置在所述漁網本體上,用于將感應信號發送到與該感應裝置電連接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在接收到所述感應信號之后,向驅動裝置發送啟動指令;所述驅動裝置,收到所述啟動指令后,帶動所述絞盤轉動,以將所述網綱全部纏繞至絞盤內。
進一步,所述網綱固定圈采用繩扣,所述繩扣一端與所述網綱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漁網本體邊緣固定連接,以使網綱與漁網本體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所述網綱采用尼龍繩,所述尼龍繩穿插過所述漁網本體的邊緣處,當所述網綱收緊時,形成收緊的繩套狀結構。
進一步,所述絞盤外部設有塑料盒。
進一步,所述漁網本體中部設有網兜。
進一步,所述網兜內裝有墜子,所述墜子用于使漁網本體中部下沉;所述墜子采用實心結構的鐵塊和/或鉛塊。
進一步,所述網綱上設有浮子,所述浮子采用內部中空、且能夠充氣使得浮子漂浮的軟管和/或氣囊。
進一步,所述漁網本體中部設有誘餌器,內部放置誘餌,用來吸引更多的魚。
進一步,所述網格面積為15-25CM2。
進一步,所述感應裝置為紅外傳感器、超聲傳感器中的一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漁網可以自動監測魚群,并且自動收縮漁網,不再需要人為判斷,提高收網時機的準確率,收網也不需要人力,而是通過絞盤來收網,一方面節省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捕魚效率。
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人工守護,自動捕魚,很方便,效果很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漁網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漁網本體、11-網線、12-網格、2-繩扣、3-網綱、4-感應裝置、5-控制裝置、6-驅動裝置、61-絞盤、7-墜子、8-浮子、9-誘餌器、20-網綱固定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漁網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漁網包括:漁網本體1,采用比重大于水的網線11編制而成,具有網格12,其中,網格12面積在15-25CM2,漁網本體1周圍的邊緣設置有多個網綱固定圈20。網綱3網綱繞所述漁網本體1的外周邊緣穿設在所述多個網綱3固定圈內,形成為具有兩端的線,所述網綱3的兩端收攏至絞盤61。絞盤61用于固定所述網綱3的一端,且使得所述網綱3纏繞在絞盤61內。感應裝置4設置在所述漁網本體1上,用于將感應信號發送到與該感應裝置4電連接的控制裝置5;所述控制裝置5設置在漁船上,通過防水電線分別與感應裝置4和驅動裝置6電連接,在接收到所述感應信號之后,向驅動裝置6發送啟動指令;所述驅動裝置6,收到所述啟動指令后,帶動所述絞盤61轉動,以將所述網綱3全部纏繞至絞盤61內。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自動監控,省時省力,提高捕魚效率,節省人力成本。其中網格12面積設置在15-25CM2,這樣可以放走還未成熟的小魚,不漏走已成熟的大魚。
其中,所述網綱3固定圈采用繩扣2,所述繩扣2一端與所述網綱3活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漁網本體1邊緣固定連接,以使網綱3與漁網本體1可拆卸連接。根據捕撈不同的魚種,來更換粗細相匹配的網綱3和漁網本體1,提高捕魚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章閱天,未經章閱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34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