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浮動式水蛭棲息場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30022.2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40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成勝;閆憲勝;姜娜娜;李方東;周廣曄;楊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康源堂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40 | 分類號: | A01K6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76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動 水蛭 棲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漁業生產領域,具體是一種浮動式水蛭棲息場。
背景技術
水蛭又稱寬體金線蛭,是一種淡水生活的藥用動物,水蛭生活于淡水環境中,以螺螄為餌料,雖然對外界環境條件要求不高,但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水蛭往往爭奪適合隱蔽棲息場所而相互影響,水蛭尤其喜好在避光的環境中棲息,在水蛭養殖池水體中,因養殖池隱蔽棲息場所少,環境條件達不到要求,使水蛭的養殖產量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浮動式水蛭棲息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動式水蛭棲息場,其特征是,水蛭棲息場由圓形的塑料泡沫浮及筒型水蛭棲息場組成,所述筒型水蛭棲息場的框架采用直徑3-6毫米的鋼筋制作,框架包括上圈、立柱和底圈,上圈與底圈規格一致,直徑50-80厘米,在上圈和底圈之間設置若干支立柱,立柱高30-50厘米,在立柱的外圍、上圈和底圈之間設置網目20目的聚乙烯網片,制成筒型水蛭棲息場,在筒型水蛭棲息場的上方固定設置圓形的塑料泡沫浮,塑料泡沫浮的厚度3-5厘米、直徑大于70-100厘米。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水蛭棲息場,在水蛭養殖池中設置若干只水蛭棲息場,水蛭附著棲息于筒型水蛭棲息場的聚乙烯網片上,在水蛭棲息場的上部有塑料泡沫浮的覆蓋,便于水蛭的隱蔽,利用塑料泡沫浮的浮性,水蛭棲息場浮于水蛭養殖池的水面,鋼筋制作的框架起沉子的功能,保持水蛭棲息場平衡浮于水體中,為水蛭棲息創造優越的環境條件,有利于提高單位面積水體水蛭的養殖密度,提高水蛭養殖的產量與效益,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圖中:1塑料泡沫浮,2上圈,3立柱,4聚乙烯網片,5筒型水蛭棲息場,6底圈。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一種浮動式水蛭棲息場,其特征是,水蛭棲息場由圓形的塑料泡沫浮1及筒型水蛭棲息場5組成,所述筒型水蛭棲息場5的框架采用直徑3-6毫米的鋼筋制作,框架包括上圈2、立柱3和底圈6,上圈2與底圈6規格一致,直徑50-80厘米,在上圈2和底圈6之間設置若干支立柱3,立柱3高30-50厘米,在立柱3的外圍、上圈2和底圈6之間設置網目20目的聚乙烯網片4,制成筒型水蛭棲息場5,在筒型水蛭棲息場5的上方固定設置圓形的塑料泡沫浮1,塑料泡沫浮1的厚度3-5厘米、直徑大于70-100厘米。
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浮動式水蛭棲息場,在水蛭養殖池中設置若干只浮動式水蛭棲息場,水蛭附著棲息于筒型水蛭棲息場5的聚乙烯網片4上,在水蛭棲息場的上部有塑料泡沫浮1的覆蓋,便于水蛭的隱蔽,利用塑料泡沫浮1的浮性,水蛭棲息場浮于水蛭養殖池的水面,鋼筋制作的框架起沉子的功能,保持水蛭棲息場平衡浮于水體中,為水蛭棲息創造優越的環境條件,有利于提高單位面積水體水蛭的養殖密度,提高水蛭養殖的產量與效益,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廣價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康源堂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康源堂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300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移動的水產養殖孵化桶
- 下一篇:一種池塘的自動巡航投料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