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用高效節能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28644.1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433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善龍;趙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C3/00 | 分類號: | C05C3/00;C01C1/24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申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戴武軍 |
| 地址: | 131200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酸 復合 生產 高效 節能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用高效節能反應器。
背景技術
氨酸法復合肥生產是將液氨與硫酸導入反應器內,反應生成硫酸銨溶液,再經造粒形成復合肥。在此過程中,通常采用管式反應器進行硫酸與液氨的中和反應,反應后,通過管式反應器的中和反應熱形成的背壓將未固化的反應溶液均勻、快速的噴入造粒機中,進行造粒。現有的管式反應器結構簡單,并未設置硫酸或者液氨的分布機構,兩者混合不均勻,反應不徹底;另外,硫酸和液氨在反應器內的移動速度完全取決于自身壓力的大小,壓力大則物料在反應器內停留時間短,沒有充分的反應時間,壓力小則噴口出料不暢,影響造粒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中和反應徹底、噴口壓力穩定的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用高效節能反應器。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用高效節能反應器包括反應管體、設置在反應管體一端的進氨管和進酸管、設置在反應管體另一端的噴嘴,所述進氨管與反應管體同軸設置并貫穿插裝在反應管體端部的前端蓋上,所述進酸管與反應管體垂直設置并與反應管體的內腔連通,所述反應管體的內腔中同軸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翅片,轉軸的外端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在反應管體的后端蓋上并通過傳動裝置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
所述轉軸的內端固定安裝有錐狀的分布頭,所述分布頭的頂部正對進氨管的內端口,分布頭底面的直徑大于進氨管內端口、小于反應管體的內徑。
所述進氨管的外壁與反應管體的內壁之間帶有間隙,進氨管的內端口越過進酸管的管口、延伸到進酸管的另一側。
在轉軸中段套裝有中間軸承,所述中間軸承與反應管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輻條。
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該反應器采用分布頭將柱狀輸入反應管體中心的液氨向四周擴散,使氨與酸充分混合反應,同時旋轉的翅片在進行攪拌的同時推動反應混合物向噴嘴方向移動,中和反應徹底、噴口壓力穩定、造粒質量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氨酸法復合肥生產用高效節能反應器包括反應管體1、設置在反應管體1一端的進氨管2和進酸管4、設置在反應管體1另一端的噴嘴3,進氨管2用于連接液氨輸入管道,進酸管4用于連接硫酸輸入管道。噴嘴3用于噴出中和反應后的產物。反應管體1的兩端均設置有端蓋,設有進氨管2和進酸管4的前端設置前端蓋5,設置噴嘴3的一端是后端,設置后端蓋,噴嘴3設置在后端的側壁上。所述進氨管2與反應管體1同軸設置并貫穿插裝在反應管體1端部的前端蓋5上,所述進酸管4與反應管體1垂直設置并與反應管體1的內腔連通,所述反應管體1的內腔中同軸設置有轉軸6,所述轉軸6上固定安裝有翅片7,轉軸6的外端通過軸承可旋轉地安裝在反應管體1的后端蓋上并通過傳動裝置與驅動電機8傳動連接。驅動電機8帶動轉軸6和翅片7旋轉,對反應管體1內的物料起到攪拌作用,促進其充分混合、反應,同時翅片7可以推動物料向后移動,提高噴嘴3的壓力,并保持壓力穩定,避免進氨管2和進酸管4的壓力對噴嘴3壓力的影響。
另外,所述轉軸6的內端固定安裝有錐狀的分布頭61,所述分布頭61的頂部正對進氨管2的內端口,分布頭61底面的直徑大于進氨管2內端口、小于反應管體1的內徑。從進氨管2噴入反應管體1的液氨遇到分布頭61的阻擋后順著分布頭61的錐面向四周擴散,擴大了分布面積,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
所述進氨管2的外壁與反應管體1的內壁之間帶有間隙,進氨管2的內端口越過進酸管4的管口、延伸到進酸管4的另一側。從進酸管4輸入反應管體1的硫酸包圍在進氨管2的周圍呈環狀分布,并順著進氨管2與反應管體1內壁之間的間隙向后移動,到達進氨管2管口部位的時候與錐狀擴散的液氨碰撞、混合,隨后又在翅片的攪拌和推動作用下向噴嘴3移動,并最終從噴嘴3噴出。兩種物料的接觸面積大,混合充分、反應徹底。
當轉軸6較長的時候,可以在轉軸6的中段設置支撐結構。該支撐結構是在轉軸6中段套裝有中間軸承,所述中間軸承與反應管體1的內壁之間設置有輻條62。輻條6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反應管體1的內壁上,另一端固定連接在中間軸承的外環面上,轉軸6可以在中間軸承內自由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未經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286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體積混凝土組合型冷卻水管
- 下一篇:一種硫酸銨高塔造粒含硫復合肥料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