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改進型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28313.8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573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翁盛鋒;琚鵬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33/067 | 分類號: | B62D33/0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黃啟行,張璐 |
| 地址: | 315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型 卡車 駕駛室 翻轉 機構 | ||
1.一種改進型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包括左支座組件(1)、軸管組件、右支座組件(3)及扭桿組件(4),所述軸管組件包括軸管(2a),固定在所述軸管(2a)上連接卡車駕駛室的連接支架(2b),所述軸管組件兩端由所述左支座組件(1)和右支座組件(3)可轉動支撐,所述扭桿組件(4)包括扭桿(4a)及固連在所述扭桿(4a)一端的搖臂(4b),所述扭桿(4a)插設于所述軸管(2a)內,且可隨所述軸管(2a)同步轉動,所述搖臂(4b)位于所述右支座組件(3)的外側,且與所述右支座組件(3)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組件(1)包括左支撐座,所述左支撐座的主體(1a)呈“A”字形,所述主體(1a)的上部設有通孔A(1e),所述主體(1a)“A”字形上部通孔(1c)處設有封閉壁封閉所述上部通孔,并在所述封閉壁上設有減重孔A(1c1),所述減重孔A(1c1)穿透所述封閉壁,所述主體(1a)“A”字形兩底腳處設有左、右固定塊(1b、1b’),所述主體(1a)前后兩面上“A”字形上部通孔(1c)兩肩部與所述通孔A(1e)之間分別設有減重凹槽(1d、1d’),所述主體(1a)兩側分別設有加強筋(1f、1f’),所述右支座組件(3)包括右支撐座,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呈四楞柱狀,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頭部正面設有圓孔B(3e),所述圓孔B(3e)的下方設有呈圓角三角形的減重凹槽A(3c),所述減重凹槽A(3c)的底面呈向上凸起的圓弧狀,所述減重凹槽A(3c)兩肩部設有減重凹槽B(3d)和減重凹槽C(3d’),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正面,所述減重凹槽A(3c)的下方設有減重凹槽D,所述減重凹槽D凹陷方向的底面上設有“n”形通孔C(3f),所述減重凹槽D切破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底面,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底面上設有固定板(3b),所述固定板(3b)上設有水平截面為“U”形的凹槽K(3b1),所述凹槽K(3b1)沿上下方向貫通所述固定板(3b),所述凹槽K(3b1)的寬度與所述通孔C(3f)相同,且二者連通,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兩側分別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前側面與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正面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型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背面上設有螺紋孔A(3h),所述搖臂(4b)上設有與所述螺紋孔A(3h)相匹配的腰形通孔(4b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改進型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撐座主體(3a)的背面上設有凸塊(3g),所述凸塊(3g)呈三角形,且其頂角為圓角,所述凸塊(3g)上、下兩面上分別設有減重凹槽E(3g1)、減重凹槽F(3g1’),所述凸塊(3g)上設有螺紋孔B(3i),所述螺紋孔B(3i)沿所述凸塊(3g)厚度方向貫穿所述凸塊(3g),一調節螺栓插設于所述螺紋孔B(3i)內,并與其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2831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
- 下一篇:碳纖維擾流板以及具有它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