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有效
申請號: | 201720728305.3 | 申請日: | 2017-06-22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573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30 |
發明(設計)人: | 翁盛鋒;金裕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2D33/067 | 分類號: | 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黃啟行,張璐 |
地址: | 31502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量化 卡車 駕駛室 翻轉 機構 | ||
1.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包括左支座組件(1)、軸管組件(2)、右支座組件(3)及扭桿組件(4),所述軸管組件(2)包括軸管(2b),固定在所述軸管上連接卡車駕駛室的連接支架(2a),所述軸管組件兩端由所述左支座組件(1)和右支座組件(3)可轉動支撐,所述扭桿組件(4)包括扭桿(4a)及固連在所述扭桿(4a)一端的搖臂(4b),所述扭桿(4a)插設于所述軸管(2b)內,且可隨所述軸管(2b)同步轉動,所述搖臂(4b)位于所述右支座組件(3)的外側,且與所述右支座組件(3)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組件(1)包括左支撐座,所述左支撐座包括左支撐套管(1a)、支架A(1b)、底板A(1c)、支架B(1d),所述支架A(1b)為“U”形沖壓件,且沿其長度方向寬度逐漸收窄,所述支架B(1d)為“L”形沖壓件,且其“L”形豎直部分的寬度由下向上逐漸收窄,其“L”形豎直部分中間設有圓弧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寬度自下向上逐漸收窄,且所述凸出部由下自上貫通整個“L”形豎直部分,所述底板A(1c)上表面與所述支架B(1d)的底面重合,所述支架A(1b)的大端端面與所述底板A(1c)上表面重合,且其“U”形開口端端面與所述支架B(1d)“L”形豎直部分的背面重合,所述左支撐套管(1a)設置在所述支架A(1b)和所述支架B(1d)的頂端,且與所述支架A(1b)和所述支架B(1d)固連,所述右支座組件(3)包括右支撐座,所述右支撐座包括右支撐套管(3d)、支架C(3a)、支架D(3b)、支架E(3c),所述支架C(3a)包括一豎直側壁和一水平底板,所述豎直側壁與所述水平底板通過一傾斜側壁光滑連接,所述支架D(3b)與所述支架E(3c)均呈“L”形,所述支架D(3b)上“L”形水平部分的底面及所述支架E(3c)一呈“L”形的側面均與所述支架C(3a)水平底板上表面重合,所述支架E(3c)、所述支架D(3b)與所述支架C(3a)共同圍成一筒狀結構,所述右支撐套管(3d)一端面與所述支架C(3a)上豎直側壁內表面重合,且其外周面與所述支架D(3b)、所述支架E(3c)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D(3b)上“L”形豎直部分上設有減重孔,所述支架E(3c)上設有兩個減重孔,所述兩減重孔豎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C(3a)上豎直側壁的外表面上設有一呈“L”的支架F(3e),所述支架F(3e)一側面與所述支架C(3a)連接,所述支架F(3e)另一側面上設有凸塊(3e1),所述支架F(3e)一側壁上還固定有一螺母A(3f),一螺栓插設在所述螺母A(3f)內,與所述螺母A(3f)螺紋連接,所述螺栓可調節所述扭桿(4a)的扭轉力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上還套設有一螺母B,所述螺母B與所述螺母A(3f)構成一雙螺母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輕量化的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C(3a)豎直側壁外表面上固定有螺母C(3g),所述搖臂(4b)上設有與所述螺母C(3g)相匹配的腰形通孔(4b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匯眾汽車車橋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2830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扭桿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
- 下一篇:一種改進型卡車駕駛室翻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