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低溫抗氧化降雨降雪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26751.0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818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長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英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W1/14 | 分類號: | G01W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陳永寧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氧化 降雨 降雪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雨水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溫抗氧化降雨降雪傳感器。
背景技術
雨水傳感器或是雨量傳感器適用于氣象臺(站)、水文站、農林、國防等有關部門用來遙測液體降水量、降水強度、降水起止時間。用于防洪、供水調度、電站水庫水情管理為目的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自動野外測報站,為降水測量傳感器。目前,市場上的雨水傳感器分為光學式傳感器和電容式雨量傳感器。光學式傳感器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工作的。電容式傳感器,電容式雨量傳感器利用的雨水和玻璃的介質常數不同的原理制成,這種電路相對于光學式比較簡單,但是由于雨滴在電容式傳感器上長時間保留容易損壞檢測元件,同時會由于雨水的長時間保留會使得電容式傳感器的靈敏度受到影響,雨水不能快速蒸發,又由于雨水長時間停留在檢測板的板子上使得板子受到腐蝕或氧化,放置潮濕的環境中會對電路造成影響,會使得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所以需要對現有的電容式的雨水傳感器電路做進一步改進。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4758847U公開了一種雨水傳感器電路,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電源部、檢測板、基準電壓部、比較部、控制部和發熱絲;所述檢測板耦接于比較部的反相端并通過一電阻耦接于電源部一端,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較部的同相端耦接于基準電壓部,輸出端耦接于控制部用以輸出驅動信號;所述控制部耦接于發熱絲用以接收驅動信號并響應驅動信號使發熱絲通電;所述發熱絲設置于檢測板底部用以給檢測板加熱。該實用新型將電阻絲設置于檢測板的底部,可以為檢測板加熱,使得雨水能夠快速蒸發。
現有的雨水傳感器大都為不加熱的裝置,該實用新型通過高溫加熱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一些問題,但同時造成了另一技術問題。高溫加熱容易使雨水傳感器的傳感器面板加速氧化,導電性能變差,使用一段時間后,會導致雨水傳感器不工作或誤動作。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低溫抗氧化降雨降雪傳感器,以解決現有雨水傳感器雨水長時間停留易使檢測板氧化,以及現有雨水傳感器高溫加熱易使傳感器面板氧化,造成導電性能變差,導致雨水傳感器不工作或誤動作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低溫抗氧化降雨降雪傳感器,包括保溫體、電源部、檢測板、基準電壓部、比較部、控制部、氣泵;
所述檢測板安裝在所述保溫體的頂部,檢測板的一端耦接于比較部的反向端并通過一電阻耦接于電源部,以檢測是否存在雨水并輸出檢測信號,所述檢測板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基準電壓部耦接于比較部的同向端,用以提供基準電壓;
所述比較部的輸出端輸出驅動信號;
所述控制部耦接于比較部的輸出端以接收驅動信號,并輸出控制信號;
所述氣泵設置在所述保溫體的內底部,所述氣泵的進氣口設置在所述保溫體的外部,所述氣泵的出氣口設置在所述保溫體的內部,所述氣泵與所述電源部電連接,且所述氣泵耦接于控制部以接收控制信號并響應控制信號使氣泵工作。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體的內部、檢測板的下方還設置有加熱板,所述加熱板耦接于控制部以接收控制信號并響應控制信號使加熱板工作;所述保溫體的內部還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耦接于所述控制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保溫體內部的溫度,并將該溫度信號傳輸到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判斷保溫體內部的溫度是否在第一預設溫度范圍內,并控制所述加熱板停止加熱或加熱。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預設溫度范圍為20℃到30℃。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體的外部還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耦接于所述控制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檢測保溫體外部的溫度,并將該溫度信號傳輸到所述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判斷保溫體外部的溫度低于第二預設溫度時,控制所述加熱板加熱。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預設溫度為2℃。
作為優選,所述加熱板上還安裝有散熱片。
作為優選,所述檢測板包括板體和檢測線路,所述檢測線路表面鍍金,所述檢測線路之間設置有透氣孔洞或透氣孔槽。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體的頂部傾斜安裝。
作為優選,所述保溫體的頂部傾角為4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英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英楷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2675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持式特定金屬探測器
- 下一篇:安全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