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26728.1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28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荊楚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K1/16 | 分類號: | H02K1/16;H02K3/28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42001 | 代理人: | 董路,王敏鋒 |
| 地址: | 4480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繞式 集中 繞組 電機 定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小型電機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
背景技術
小型電機的定子繞組一般是將繞組的兩個線圈邊嵌入定子鐵心內圓槽中,這種定子繞組制作成的電機定子存在電機定子沖片硅鋼片材料利用率低,繞組散熱效果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該電子定子結構簡單,能提高電機定子沖片硅鋼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繞組散熱效果。
實現本實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定子鐵芯內側壁沿圓周方向對稱開設有多對溝槽,各溝槽處沿定子鐵芯側壁周向繞制有繞組,在定子鐵芯周向順時針方向上,相鄰兩繞組構成一對繞組,每對繞組中,前一繞組出線端與后一繞組的進線端連接,前一繞組進線端與后一繞組的出線端連接。
各繞組的繞向為左旋。
溝槽的橫截面呈魚尾狀。
各繞組與鐵芯側壁之間設有絕緣薄膜。
繞組有三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與有益效果在于:
該定子開設特殊的溝槽,配合特有的集中繞組接法,可以提高電機定子沖片硅鋼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繞組散熱效果,改善電機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繞組A、2-繞組B、3-繞組C、4-繞組D、5-繞組E、6-繞組F、7-絕緣薄膜、8--繞組A進線端、9-繞組A出線端、10-繞組B進線端、11-繞組B出線端、12-繞組C進線端、13-繞組C出線端、14-繞組D進線端、15-繞組D出線端、16-繞組E進線端、17-繞組E出線端、18-繞組F進線端、19-繞組F出線端、20-引出線A、21-引出線B、22-引出線C、23-引出線D、24-引出線E、25-引出線F、26-定子鐵心、27-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外繞式集中繞組的電機定子的結構如圖1所示,該電機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定子鐵芯內側壁沿圓周方向對稱開設有多對溝槽,各溝槽均位于定子鐵芯軸向上,且各溝槽在定子鐵芯軸向為通槽,各溝槽的橫截面呈魚尾狀。各溝槽處沿定子鐵芯側壁周向繞制有繞組,在繞制繞組前,墊上絕緣薄膜7,以保證各繞組與定子鐵芯充分絕緣,本實施例中,溝槽有6個,繞組也有6組,6組繞組分別為繞組A1、繞組B2、繞組C3、繞組D4、繞組E5和繞組F6。
繞組A進線端,8與繞組F出線端19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A;繞組A出線端9與繞組F進線端18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B。
繞組B進線端10與繞組C出線端13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D;繞組B出線端11與繞組C進線端12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C。
繞組D進線端14與繞組E出線端17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F;繞組D出線端15與繞組E進線端16)相連接,連接好后再連接引出線E。
采用上述方法將電機繞組連接成A-F、B-C、D-E三相,該定子主要用于6極電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荊楚理工學院,未經荊楚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267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