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16254.2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71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蒙貴萍;孫敏;徐雪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朗德(無錫)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35 | 分類號: | H02J7/35;H02M3/156;H02S4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放電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充放電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太陽能充放電控制一般為無DC/DC轉換電路的PWM型控制器或采用Boost方案的MPPT控制器,這類控制器均需要光伏組件電壓高于電池電壓至少2V才能進行充電,可支持輸入電壓范圍小。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非標準光伏組件(非標組件),與標準光伏組件(標準組件)不同,非標組件的Voc(開路電壓)與Vmp(最佳工作電壓)都比標準組件低很多,且一致性差,有的甚至可能與電池電壓基本接近或低于電池電壓,這時,若單片光伏組件使用,采用一般太陽能控制器將不能對電池進行充電,在陽光不充足的條件下,情況更加明顯;若多片光伏組件串聯使用,則充電效率會非常低,可能只有20%~30%。同時,現有的太陽能控制器發熱問題嚴重,可靠性差,影響控制器工作,降低了控制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過一種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來解決以上背景技術部分提到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其包括充放電控制板;所述充放電控制板上設置有控制器、Buck-Boost電路、太陽能電池板充電輸入口、蓄電池輸入接口、負載輸出接口、DC/DC電源模塊、蓄電池容量指示燈、顯示屏以及按鍵組;所述控制器與Buck-Boost電路的控制端連接;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充電輸入口連接Buck-Boost電路的輸入端;所述Buck-Boost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蓄電池輸入接口;所述DC/DC電源模塊的一端連接蓄電池輸入接口,另一端連接負載輸出接口;所述蓄電池容量指示燈、顯示屏、按鍵組電連接控制器。
特別地,所述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還包括環境溫度傳感器;所述環境溫度傳感器電連接控制器。
特別地,所述充放電控制板上還設置有RS485通訊模塊;RS485通訊模塊連接控制器。
特別地,所述控制器采用TMS320F2802型微控制器;所述顯示屏采用LCD顯示屏。
特別地,所述充放電控制板上還設置有USB充電接口。
特別地,所述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采用鋁型材散熱器散熱。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通過正極性Buck-Boost電路,可根據不同的陽光條件下組件輸出的電壓與當時電池電壓的壓差,自動切換為Buck或Boost工作模式,做到既能工作于升壓模式又能工作于降壓模式,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于儲能蓄電池中,再通過控制器把儲能蓄電池中的電供給直流負載使用,允許各種非標組件輸入,可支持的輸入電壓范圍寬,充電效率高,使用簡單,組件接入靈活,支持多種不同電壓組件輸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太陽能充放電控制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朗德(無錫)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施朗德(無錫)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162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