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術后恢復拉力繩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12408.0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689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丁君蓉;徐靜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肺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1/055 | 分類號: | A63B21/055;A61G7/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008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術后 恢復 拉力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種拉力繩。
背景技術
現在的肺部手術基本都是微創。創面小,恢復快。但是由于術后胸腔有引流管留置,患者術后疼痛感仍無法避免。而疼痛則會影響患者主觀上的鍛煉意識。不良的鍛煉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肺部術后恢復拉力繩組件可以提升患者的鍛煉欲望。
現在臨床提倡早期下床活動,預防深靜脈血栓,但是患者下床活動需要有護士在旁陪伴,以防意外的發生,這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目前的臨床無法完成一個護士對一個病人的要求,而且繁重的護理工作無法保證患者下床的次數和頻率。平時光叫患者在床上手腳鍛煉,由于疼痛或其他因素,患者往往敷衍了事,無法鍛煉到位,浪費精力,又不能達到效果。
常規的拉力繩是將繩頭件設置成腳部放置的環形部件,拉手把是配合手部活動的,因此需要同時用四肢的力量,而由于患者在病床上,患者肺部手術后無法有效的同時運用四肢的力量進行鍛煉,同時運用四肢的力量容易引起患者肺部創面的疼痛感,因此需要一種適合肺部手術后病人鍛煉的器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方便在床上使用,活動強度適中的術后恢復拉力繩組件。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術后恢復拉力繩組件,包括護欄套和拉力繩本體;所述護欄套包括半圓筒形的左護欄套和右護欄套;所述左護欄套與右護欄套一側鉸接,另一側通過鎖具鎖合成卡箍并留有夾縫;所述拉力繩本體一端設寬度大于所述夾縫的繩頭件;所述護欄套經鎖具將護欄和所述繩頭件鎖合在護欄套內,所述拉力繩本體從夾縫伸出;
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措施為:
優選的,還包括護欄套內側面凸塊,所述繩頭件上設凸塊孔,所述繩頭件通過凸塊孔與凸塊適配;
優選的,還包括左護欄套和右護欄套上表面與下表面的蓋體。所述蓋體圓心為中空,中空部分直徑大于柱形護欄直徑;
優選的,所述鎖具為卡扣;
優選的,所述拉力繩設長度調節扣;
優選的,所述繩頭件與拉力繩紐扣連接;
優選的,所述拉力繩設拉手把;
優選的,所述拉手把為紐扣連接;
優選的,所述拉手把與鞋底橫向穿孔匹配;
優選的,所述拉力繩設凸起件。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術后恢復拉力繩組件一端與病床的護欄連接,拉手把端拉動來鍛煉身體,只需要運用上肢或者下肢的力量即可達到鍛煉的目的,不需要四肢同時活動;以往的拉力繩是運用點的承力方式,而本實用新型是運用線的承力方式,使拉力繩更容易承受更大的力,更不容易損壞;本拉力繩還設置與護欄套相匹配的繩頭件固定扣,使其更不容易脫落;護欄套上設置蓋體,能更好的使拉力繩固定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護欄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護欄套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拉力繩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拉力繩組件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拉力繩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拉力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的拉力繩的俯視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
1護欄套;2拉力繩本體;11左護欄套;12右護欄套;13鎖具;14夾縫;15凸塊;16蓋體;21繩頭件;22拉手把;211凸塊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肺科醫院,未經上海市肺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124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體育訓練專用緩沖墊
- 下一篇:一種電磁式史密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