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動力折板式污水深度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11644.0 | 申請日: | 2017-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11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鋒;馬安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漢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張真真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動 板式 污水 深度 處理 移動 生物膜 反應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A/A/A/O(預缺氧+厭氧+缺氧+好氧)及MBBR(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的污水處理設備,特別是指一種微動力折板式污水深度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背景技術
MBBR工藝是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下,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氧氣的利用率。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外部為好養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應器,使硝化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效果。
A/A/A/O工藝是在常規A/A/O(厭氧+缺氧+好氧)工藝的基礎上增加預缺氧生化反應單元、強化厭氧生化反應單元、缺氧生化反應單元和好氧生化反應單元的功能,為各優勢菌種創造了更優越的環境及水利條件。
然而現有A/A/A/O工藝與MBBR工藝結合的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效果差,有待于進一步的優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微動力折板式污水深度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效果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微動力折板式污水深度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包括預缺氧生化處理單元,所述的預缺氧生化處理單元與厭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厭氧生化處理單元與缺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缺氧生化處理單元與好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好氧生化處理單元與高效沉淀單元連接,高效沉淀單元與深度處理單元連接,深度處理單元與綜合設備間連接。
所述的缺氧生化處理單元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缺氧槽,缺氧槽分為下流室與上流室,下流室的寬度寬于上流室的寬度,缺氧槽的底部設有擋水板,好氧生化處理單元通過硝化液回流系統與首端的下流室連接,首端缺氧槽的下流室與厭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上端缺氧槽的下流室與下端缺氧槽的上流室連接,尾端缺氧槽的上流室與好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
所述的預缺氧生化處理單元包括預缺氧槽,高效沉淀單元的污泥管與預缺氧槽連接,進水管與預缺氧槽連接,預缺氧槽的中部設有布水管I,布水管I的下端設有傘形板,預缺氧槽的底部設有反射錐,預缺氧槽的上端設有收水槽,預缺氧槽與厭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
所述的厭氧生化處理單元包括若干首尾相連的厭氧槽,首端的厭氧槽與預缺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厭氧槽的中部設有布水管II,布水管II的下端設有傘形板,厭氧槽的底部設有反射錐,厭氧槽的中部設有導流筒,尾端的厭氧槽與缺氧生化處理單元連接。
所述的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包括懸浮填料和大氣泡穿孔曝氣管,大氣泡穿孔曝氣管與綜合設備間連接,好氧生化處理單元與高效沉淀單元之間設有攔截網。
所述的高效沉淀單元包括氣管、集水槽和斜板,斜板設在中部,氣管通入底部并與污泥管配合,氣管與綜合設備間連接,集水槽設在上部并與深度處理單元連接。
所述的深度處理單元包括混凝槽和精密過濾器,高效沉淀單元與混凝槽連接,混凝槽與精密過濾器連接,精密過濾器與綜合設備間連接。
所述的綜合設備間包括回轉式風機、加藥裝置、智能化系統、紫外線消毒器和供給水源,回旋式風機分別與氣管、大氣泡穿孔曝氣管連接,加藥裝置與深度處理單元的混凝槽連接,智能化系統分別與回轉式風機、加藥裝置、紫外線消毒器、供給水源連接,深度處理單元與紫外線消毒器連接,供給水源通過沖洗管分別與預缺氧槽、厭氧槽、缺氧槽連接。
本發明通過內部特殊設計機構將大量污泥顆粒懸浮于運動的水流之中,從而使污泥顆粒具有流體的某些表觀特征,這種流固接觸狀態稱為固體流態化,即流化床。流化床具有充分混合,濃度均勻,污泥懸浮等特點。同時,本裝置厭氧區還可以作為本系統的厭氧酸化段,對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進行酸化分解,形成小分子量有機物,提高系統可生化性。優化污泥回流系統和硝化液回流系統的布局結構,將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優勢充分結合,在降低COD的同時強化脫氮除磷的效果。預缺氧生化反應單元充分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和氧氣,保證厭氧區的嚴格厭氧環境,以及控制進入厭氧生化處理單元的硝酸鹽量,減少硝酸鹽對厭氧菌的抑制作用,使得聚磷菌在厭氧區中釋放磷的效率大大提高,確保其在好氧池的吸磷效率相應得到了充分提升,將好氧生化處理單元硝化液回流至缺氧生化處理單元提高本裝置總氮去除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漢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漢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1164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