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地下綜合管廊的入侵報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07815.2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23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何陽;景曉東;孫霞;魯冰;趙功博;王茹;王昱程;崔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瑞海工程智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瑞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纜工程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4 | 分類號: | E02D2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2000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地下 綜合 入侵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管廊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地下綜合管廊的入侵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綜合管廊工程是指在城市道路地下建造市政共用隧道,并將電力、通信、供水、燃氣等多種市政管線集中于一體,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以實現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和資源的共享。在城市重點區域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需要統籌考慮新區建設和舊城區改造,使至少三類管線入廊。綜合管廊需要在人員出入口、通風口和投料口等容易出現非工作人員入侵的位置設置入侵報警探測裝置和聲光報警器,但是目前采用的紅外對射裝置與紅外探測器在管廊環境復雜的情況下不能長時間穩定運行,且容易產生誤報情況。同時傳統的入侵探測技術在探測入侵時均會發出報警信號,不能識別出工作人員與非工作入侵人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應用于地下綜合管廊的入侵報警裝置,該裝置使用壽命長,工作穩定性好,且具有入侵人員的識別判定功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包括能夠自動開合的電子井蓋,運維人員隨身攜帶身份信息卡,電子井蓋連接能夠通過識別身份信息卡判定是否出現非工作人員入侵的探測器;所述的身份信息卡為射頻識別卡,探測器的內部設有射頻接收模塊、紅外識別模塊以及微波識別模塊;所述的探測器連接入侵行為報警器,當檢測范圍內的身份信息卡匹配成功時,探測器控制電子井蓋自動打開,否則,當電子井蓋被強行打開時,探測器觸發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
所述的探測器通過支架和轉接板安裝在井口內壁,探測方向為井口的正下方。
所述的探測器安裝于管廊出入口、通風口、投料口,且探測距離為5m~10m。
所述射頻接收模塊的識別區域為≥10m的球形區域。
所述的探測器包括兩組RS485通訊模塊、兩組干接點輸入模塊以及兩組干接點輸出模塊;兩組RS485通訊模塊分別作為前端總線信號接入和總線信號輸出,兩組干接點輸入模塊用于電子井蓋狀態采集或其他設備狀態采集,兩組干接點輸出模塊用于控制電子井蓋開關或其他設備開關。所述的探測器安裝在外殼內,外殼的防護等級達到IP65以上。
所述的報警器采用聲光報警器,探測器通過照明控制箱連接照明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探測器通過紅外識別模塊以及微波識別模塊實時監測是否存在需要通過井蓋的人員,有效避免其他經過物體的干擾,運維人員隨身攜帶身份信息卡,探測器通過射頻接收模塊進行信息比對,當檢測范圍內的身份信息卡匹配成功時,探測器控制電子井蓋自動打開,而如果識別信號有誤卻出現電子井蓋被機械性強行開啟時,探測器則會觸發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同時探測器會將異常情況、入侵時間、地點等信息發送給控制中心,便于值班人員及時發現情況,及時排除故障和警情。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調試方便、運行穩定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能很好地適應地下綜合管廊復雜的工作環境,保證城市地下管廊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系統組成原理框圖;
圖3本實用新型探測器的固定示意圖;
附圖中:1-電子井蓋;2-探測器;3-報警器;4-支架;5-轉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在結構上包括能夠自動開合的電子井蓋1,運維人員隨身攜帶身份信息卡,身份信息卡為射頻識別卡,電子井蓋1連接能夠通過識別身份信息卡判定是否出現非工作人員入侵的探測器2,探測器2通過支架4和轉接板5安裝在井口內壁上,探測方向為井口的正下方。將探測器2安裝在外殼內,外殼的防護等級要達到IP65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瑞海工程智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瑞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纜工程分公司,未經陜西瑞海工程智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瑞海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亮麗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纜工程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0781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用于地下管網的井蓋監控裝置
- 下一篇:一種滲漏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