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潮易散熱交換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05221.8 | 申請日: | 2017-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007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蔣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震視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931 | 分類號: | H04L12/931;H04L12/93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謝建,王莎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冬***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潮 散熱 交換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換機,尤其涉及一種防潮易散熱交換機。
背景技術
交換機(switch)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在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交換概念的提出是對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進。HUB集線器就是一種共享設備,HUB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當同一局域網內的A主機給B主機傳輸數據時,數據包在以HUB為架構的網絡上是以廣播方式傳輸的,由每一臺終端通過驗證數據包頭的地址信息來確定是否接收,在這種工作方式下,同一時刻網絡上只能傳輸一組數據幀的通訊,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這種方式就是共享網絡帶寬。
由于現有的交換機集成度越來越高,故在交換機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發熱量越來越大,交換機散熱困難的問題十分嚴重,當交換機在比較潮濕的地方長時間工作時,由于空氣濕度過高,常常會導致交換機主板受潮,使得交換機主板發生短路,不能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特提供一種防潮易散熱交換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交換機主板由于受潮,導致發生短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防潮易散熱交換機,包括交換機殼體,交換機主板、設置在交換機背面的交換機開關和若干以太網接口,所述交換機殼體一側開設有進風口,另一側開設有排風口,所述進風口上設有適配的進氣風扇,所述進氣風扇外連空氣干燥裝置,所述空氣干燥裝置外連空氣濕度檢測裝置,所述排風口上設有排氣風扇。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氣干燥裝置包括濕潤空氣入口、冷凝裝置、水汽分離裝置、第一干燥空氣出口,所述濕潤空氣入口依次通過冷凝裝置、水汽分離裝置連接第一干燥空氣出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氣濕度檢測裝置設有空氣入口、第二干燥空氣出口、濕潤空氣出口,所述第二干燥空氣出口和濕潤空氣出口上均設有控制閥,所述第二干燥空氣出口連接進氣風扇,所述濕潤空氣出口連接濕潤空氣入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氣濕度檢測裝置內設有控制器,所述空氣濕度檢測器、控制閥,均與控制器電連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風口上設有防塵罩。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為:
打開進氣風扇,將空氣吸入空氣濕度檢測裝置中,空氣濕度檢測裝置對空氣進行檢測后,將空氣濕度情況發送至控制器,若空氣濕度正常,控制器控制干燥空氣出口打開,將空氣直接通過進氣風扇通入交換機內;若空氣濕度過高,控制器控制濕潤空氣出口打開,將空氣通入空氣干燥裝置中,待空氣除濕干燥后,通入交換機內;同時,排氣風扇將交換機內的空氣排出,達到干燥散熱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空氣干燥裝置和空氣濕度檢測裝置的設置,保證了通入交換機內的空氣是干燥的,防止了交換機主板由于受潮發生短路,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實現了交換機的防潮。
2、本實用新型通過冷凝裝置和水汽分離裝置的設置,使得通入交換機的空氣是干燥的同時也使的通入的空氣是低溫的,實現了交換機防潮的同時有很好的散熱效果。
3、本實用新型通過閥門控制干燥空氣出口和濕潤空氣出口的開啟,當空氣不潮濕時,就不需要對空氣進行干燥,節約了能源。
4、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器的設置,實現了智能化的控制,不需要人工操作,省時省力。
5、本實用新型通過防塵罩的設置,保證了交換機不會收到灰塵的影響,保證了交換機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交換機立體圖;
圖3:交換機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4:空氣干燥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空氣濕度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所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1-交換機殼體,2-交換機開關,3-以太網接口,4-進風口,5-排風口,6-空氣干燥裝置,7-空氣濕度檢測裝置,8-控制器,41-進氣風扇,51-排氣風扇,61-濕潤空氣入口,62-冷凝裝置,63-水汽分離裝置,64-第一干燥空氣出口,71-空氣入口,72-第二干燥空氣出口,73-濕潤空氣出口,74-空氣濕度檢測器,75- 干燥空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震視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河南震視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052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