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堵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利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許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各種管件組成的管道,來進行液體的輸送,由于大多數的管道呈狹長形狀,因此一旦管道內有雜質阻塞,造成管道的擁堵,很難將雜物從管道內清除。尤其是下水管道內,極易出現管道的堵塞現象。根據設計標準,地下主管網的直徑較大,支管網的直徑較小,雨水管道的縱坡一般較小。泥沙被雨水帶入管網內,并沉積在管道底部,由于管網內干濕環境反復交替,沉積物脫水后硬化,一般沖刷來不及將硬化的沉積物全部軟化后被水流帶走,新的沉積物又停留在管網中,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管道的有效斷面逐漸縮小、排水能力明顯下降。當管道沉積嚴重時,需要對整個管網進行徹底清淤,一般多采用人工進入管道內清淤,因管道內操作空間狹小,加之沉積物硬化,清淤作業十分困難。但現有的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對管道本體內部清理不徹底,同時不方便對清理裝置進行清理,導致堵塞管道本體,造成使用麻煩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的現有的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對管道本體內部清理不徹底,同時不方便對清理裝置進行清理,導致堵塞管道本體,造成使用麻煩的問題,提供一種水利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利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包括管道本體,所述管道本體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口,所述管道本體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過濾組,所述過濾組包括第一過濾箱、第二過濾箱和第三過濾箱,所述第一過濾箱、所述第二過濾箱和所述第三過濾箱內部均設置有過濾裝置,所述第一過濾箱、所述第二過濾箱和所述第三過濾箱的頂部均設置有滑輪,所述第三過濾箱的一側設置有牽引繩,所述管道本體的內壁上設置有滑板,所述過濾組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過濾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進水口的表面設置有第二過濾網,所述第二過濾網的表面設置有牽引繩出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滑板的表面設置有滑槽,所述第一過濾箱、所述第二過濾箱和所述第三過濾箱的表面均設置有入水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過濾裝置的內部設置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的兩端均設置有轉軸,所述中心軸的外側設置有不銹鋼條。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過濾箱、所述第二過濾箱和所述第三過濾箱之間通過鋼絞繩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滑輪與所述滑板滑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轉軸分別與所述第一過濾箱、所述第二過濾箱和所述第三過濾箱轉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入水口與所述過濾裝置設置在同一水平線上。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是一種水利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設置過濾組,通過第一過濾箱、第二過濾箱和第三過濾箱內部的過濾裝置裝置進行過濾,可以充分的將管道內部的雜質進行過濾,同時設置有滑輪和滑板,通過牽引繩拉動,有利于對過濾組進行取出清洗,提供了一種水利預埋管道的防堵裝置。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維護,具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進水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滑板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過濾箱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過濾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道本體;2、進水口;3、過濾組;4、第一過濾箱;5、第二過濾箱;6、第三過濾箱;7、過濾裝置;8、滑輪;9、鋼絞繩;10、牽引繩;11、滑板;12、第一過濾網;13、第二過濾網;14、牽引繩出口;15、滑槽;16、入水口;17、中心軸;18、轉軸;19、不銹鋼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