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99076.7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247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陸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德遠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4/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反應 物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
背景技術
反應釜的廣義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學反應的容器,通過對容器的結構設計,實現工藝要求的加熱、蒸發、冷卻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在工作過程中,反應釜在利用攪拌槳對物料進行攪拌攪拌的同時,還會利用送料管往反應釜中通輔料,現有技術中,由于送料管的出液口與反應釜中物料的液面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導致輔料離開送料管后會沖入物料中,產生大量的泡沫。而在很多情況下,反應釜在工作時并不具有釜蓋,所以隨著泡沫的增加很容易導致泡沫溢出釜口,對車間造成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既可減少泡沫的產生,又可方便物料的混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包括釜體和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包括主管、分管和支管;所述主管的出液端通過釜體的釜口延伸至釜體的底部;所述分管水平設于釜體內,并與主管的出液端連接;所述支管設有多根,且均水平設于釜體內,且均連接于分管,每根所述的支管上均開設有多個出液口,每一根所述的支管與分管均為螺紋連接;利用送料管將物料通入釜體的底部,然后再與釜體中的物料混合,可避免外加的物料與釜體內的物料發生沖擊,有效的減少了泡沫的產生;將外部的物料通過多根支管上的多個出液口混入到釜體內的物料中,既可增加兩者混合的均勻度,還可進一步的降低外部物料流出支管的沖擊力,降低泡沫的產生;螺紋連接方便支管從分管上拆下,以減小整個送料管的空間,便于運送、以及在釜體內的拆裝。
優選的,所述主管的管壁與釜體的內壁貼合設置;該設置可加固主管在釜體中的穩定性,進一步的保證整個送料管在釜體中的穩定性。
優選的,所述分管與主管一體成型設置;該設置既保證了兩者的結構強度,又方便了其在釜體中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送料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圖1至圖2對本實用新型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用于反應釜的物料通入結構,包括釜體1和送料管2,釜體1內具有攪拌槳,所述送料管2包括主管21、分管22和支管23;所述主管21的進液端位于釜體1的外部,主管21的出液端通過釜體1的釜口延伸至釜體1的底部;所述分管22水平設于釜體1內,其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小連接口和一個大連接口,大連接口與主管21的出液端連接;所述支管23設有多根,且均水平設于釜體1內,支管23的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開口端連接于分管22的各個小連接口上,每根所述的支管23的側壁上均開設有多個出液口231。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21的管壁與釜體1的內壁貼合設置,焊接或是利用U形固定架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分管22與主管21一體成型設置,即大連接口與主管21的出液端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每一根所述的支管23與分管22均為螺紋連接,即每一個小連接口上均設有連接管221,連接管221內設有內螺紋,支管23的開口端上具有外螺紋,從而實現兩者的螺紋連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德遠化工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德遠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990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攪拌釜人孔上的密封蓋
- 下一篇:一種高效立式化工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