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萬向輪及運用該萬向輪的代步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98588.1 | 申請日: | 2017-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150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偉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33/02 | 分類號: | B60B33/02;B62K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506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萬向輪 運用 代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現代交通工具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萬向輪及運用該萬向輪的代步車。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于交通工具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汽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滿足市場需求一種具有四個行走輪的代步車孕育而生,四輪代步車一般具有一個供人站立的平面,平面底部設置有四個行走輪,設置于前端的兩個行走輪為驅動輪,主要起到提供代步車行進的主動力,設置于后端的兩個行走輪為從動輪,主要起到輔助轉向和穩定的作用,四輪代步車其轉向一般依靠兩個驅動輪的速度差,帶動兩個從動輪產生轉動,從而完成四輪代步車的轉向;市場上一般選用可以在水平面內轉動的萬向輪作為其從動輪,而四輪代步車對于其轉向具有較高的要求,一般的萬向輪由于不具備自動復位的能力無法對于四輪代步車提供技術支持。
公開號為CN201769621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自復位的萬縣輪,其技術要點是:滑輪通過轉軸連接在滑輪支架上, 滑輪支架連接有中心軸, 滑輪支架可繞中心軸轉動,滑輪支架設有自動復位裝置,自動復位裝置包括: 中心軸上設置彈簧座,彈簧座中設置扭簧,在滑輪轉動的過程中扭簧受到扭轉力,在放松后滑輪受到扭簧扭轉力的作用完成滑輪的復位。
上述方案中解決了通過扭簧的扭轉力復位滑輪,從而具備了為四輪代步車提供技術支持的條件,但是由于扭簧的最大允許扭轉角度有限,從而在實際運用中極易因滑輪轉動角度過大而損壞扭簧。
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萬向輪,通過橢圓結構使得彈簧的最大壓縮量和最小壓縮量可控,避免了壓縮過度而損壞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萬向輪,包括滑輪支架以及通過設置有轉軸轉動連接于滑輪支架底部的滑輪,所述滑輪支架頂端設置有中心軸,所述滑輪支架頂端轉動連接有復位箱,所述中心軸穿過復位箱底部且位于復位箱內端連接有復位盤,所述復位盤為橢圓形板體且其長軸始終平行于滑輪圓面,所述復位箱兩側內壁面相對滑動連接有抵觸件,所述抵觸件在滑輪初始狀態下分別抵觸于復位盤的短軸兩端,所述抵觸件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另一端與復位箱內壁面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輪支架通過中心軸轉動連接于復位箱內,從而賦予了滑輪相對復位箱以中心軸轉動的能力;在復位箱內設置復位盤,復位盤為橢圓形設置,并在復位箱內設置抵觸件,抵觸件設置彈性件與復位箱內壁相連,根據橢圓幾何性質得出復位盤側壁任意點至原點的距離為處于短軸上的點距離原點最近,根據彈性勢能計算公式得出彈性勢能公式:,其中k為彈性系數(由彈性件材質決定,視為不變值),x為形變量,從而得出彈性件壓縮距離越小彈性勢能越小(彈性勢能最小點為兩個抵觸件分別抵觸于復位盤短軸兩端時);綜上所述當復位盤發生轉動時,抵觸件抵觸于復位盤短軸外的位置在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彈性件勢必需要釋放彈性勢能,其釋放彈性勢能的過程即帶動滑輪向初始角度轉動的過程(最終回復至兩個抵觸件分別抵觸于復位盤短軸兩端的狀態);通過該方式實現滑輪復位,其優點在于彈性件所受到的形變量為可控的(兩個抵觸件抵觸于復位盤短軸兩端時為形變量最小狀態,兩個抵觸件抵觸于復位盤長軸亮度是為形變量最大狀態),從而不會因滑輪轉動過度而造成彈性件形變量超出其彈性限度內,使得損壞彈性件或者發生無法復位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復位盤上表面中點處設置有頂針,所述頂針抵觸于復位箱內部頂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復位盤上表面中點處設置頂針,由頂針抵觸于復位箱內部頂面,滑輪轉動過程中所受到的理論摩擦力為:1.滑輪與地面的摩擦力;2.復位箱與滑輪支架之間的摩擦力;根據摩擦力原理可知,在正壓力與接觸面材質相同的情況下,接觸面積越小摩擦力越小;通過頂針的方式降低復位箱與滑輪支架之間的摩擦力理論數值可以達到摩擦力為零,從而大大降低了滑輪轉向時所受到的整體摩擦力,便于滑輪的轉向和復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中心軸位于復位箱內段設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復位箱內部下表面間隙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中心軸位于復位箱內段設置限位板,防止了在滑輪不受到向上的壓力的情況下,中心軸連同復位盤下降過度,發生抵觸件無法抵觸于復位盤上的情況發生;限位板和復位箱內部下表面間隙配合,從而防止了限位板與復位箱產生摩擦力,影響滑輪的轉動及復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抵觸件前端設置有抵觸頭,所述抵觸頭抵觸于復位盤端為凸出的圓弧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偉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偉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985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萬向驅動輪組件
- 下一篇:一種保證通氣塞密封和局部潤滑油回流的腔體式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