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載避光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9838.5 | 申請日: | 201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14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樊敬謙 | 申請(專利權)人: | 樊敬謙 |
| 主分類號: | B60J3/00 | 分類號: | B60J3/00 |
| 代理公司: | 張家界市慧誠商標專利事務所43209 | 代理人: | 高紅旺 |
| 地址: | 廣東省東莞市莞城區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避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行車防護用具領域,具體涉及用于消除夜間強直射光的車載避光鏡。
背景技術
為應對強直射光或強太陽光在行車中耀眼問題,現有的避光方式主要有:1、通過擋風玻璃上部的遮陽板擋住一部分直射光;2、通過通過在擋風玻璃面上貼太陽膜來減弱光透射;3、通過在擋風玻璃面上貼偏振膜來消除反射光。
然而,上述所有的避光方式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是:有色太陽膜或偏振膜對車燈強直射的消光效果較差,在晚間會車時,無法解決強直射光耀眼問題。
另外,夜間會車過程中,由于遠觀的燈的照射距離較遠,在直路會車過程,較遠處的對面會車如果不及時變換車燈,容易照成長時間照射,并引起較長時間的視線模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消光方式對夜間行車強直射光的消光效果較差,無法解決強直射光耀眼問題;另外,直路會車過程中,容易引起較長時間的視線模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方案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車載避光鏡,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支架1和契形透光鏡2,安裝支架1用于固定在車內擋風玻璃上部,契形透光鏡2包括外平面21、透光體22和內平面23,外平面21為透光體22的外側面,內平面23為透光體22的外側面,外平面21與內平面23具有夾角,其夾角范圍為2°至15°,契形透光鏡2的上側邊厚度小,契形透光鏡2的下側邊下厚度大,契形透光鏡2的上側邊通過轉軸結構3連接在安裝支架1上,轉軸結構3設置有旋轉松緊結構31。
進一步,所述安裝支架1為車內已配置的遮陽板安裝架,所述契形透光鏡2的上側邊固定連接有與遮陽板安裝架相配合的轉軸支架。
進一步,所述透光體22為透光玻璃或橡膠。
進一步,所述旋轉松緊結構31為松緊螺鈕;通過扭動松緊螺鈕控制轉軸結構3的轉動自由度,從而便于契形透光鏡2固定在所需擺角。
進一步,所述旋轉松緊結構31為彈性橡膠環;由于彈性橡膠環具有彈性緊固作用,用力轉動契形透光鏡2的擺角時,可轉動契形透光鏡2,不受力時,契形透光鏡2可穩定在所需擺角。
進一步,所述契形透光鏡2的外平面21或內平面23貼有薄膜層4,所述薄膜層4為太陽膜或偏振膜。
工作原理:如圖6和圖7所示的光線經過契形透光鏡的光路示意圖,由于契形透光鏡2的外平面21與內平面23具有一定夾角,且透光體22的折射率較大,當光線與契形透光鏡2的外平面21具有較大的角度時,光線在內平面23與外平面2之間的透光體22內發生反復反射,且角度逐漸變大,并最終從下側邊端射出,能有效防止直射駕駛人員的眼睛;應用該原理,通過調節契形透光鏡2的擺向角度,可調節透光角度范圍,從而遮蔽掉較遠的遠光直射光線;另外,由于不同波長的光線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未完全遮蔽的視線范圍內,強直射復合光的部分光線可被反射,從而達到削弱光強的效果。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車載避光鏡結構簡單,能有效遮蔽掉較遠距離處的遠觀直射光,減少照射光強,同時,又不減弱地面反射光;能避免在直路會車過程中長時間被強光照射,避免長時間視線模糊,能較好地解決晚間行車安全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方案一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方案一正視垂直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方案一契形透光鏡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方案二正視垂直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方案三契形透光鏡的側視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契形透光鏡的大夾角光線光路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契形透光鏡的小夾角光線光路示意圖;
圖中:1為安裝支架,2為契形透光鏡,21為外平面,22為透光體,23為內平面,3為轉軸結構,31為旋轉松緊結構,4為薄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及工作原理,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方案一(如圖1、圖2和圖3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樊敬謙,未經樊敬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98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