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蓄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9430.8 | 申請日: | 201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176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井橋;楊航;黃國添;葉財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44305 | 代理人: | 周海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蓄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蓄冰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用電量在不斷的上升,尤其在用電高峰時段會出現電力供應不足,而用電低峰時又會出現電力供應過剩的現象。同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還存在峰平谷電價差的客觀情況,因而為了節約電力資源,目前通過在晚上用電低峰時通過蓄冰裝置來制冰,而在白天通過該蓄冰裝置內蓄存的冰來制冷的方法,可以移峰填谷、完美錯開用電高峰期,從而不僅為國家降低了電網的用電壓力,也為用戶節省了電費。
目前,現有的蓄冰裝置內的冷卻盤管的兩端一般分別與設于進口的分液器和設于出口的集液器相連。蓄冰裝置作為一種開式系統,存在系統內水體溫差變化大(-5~10℃)、水流沖擊振動強,使用環境復雜多變的特點,長期運行中冷卻盤管與框架接觸部位會產生較為嚴重的摩擦,從而導致冷卻盤管的接觸部位容易產生較大磨損,進而嚴重影響了冷卻盤管及蓄冰裝置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冰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蓄冰裝置的系統內水體溫差變化大(-5~10℃)、水流沖擊振動強,使用環境復雜多變的特點,導致冷卻盤管與框架接觸部位產生較為嚴重的摩擦,從而導致該冷卻盤管的接觸部位容易產生較大磨損,進而嚴重影響冷卻盤管及蓄冰裝置的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蓄冰裝置,分別與內含載冷劑的進口管和出口管相連,所述蓄冰裝置包括多根冷卻盤管、分別與所述進口管和所述冷卻盤管一端相連且中空設置的分液器、分別與所述出口管和所述冷卻盤管另一端相連且中空設置的集液器以及用于支撐所述冷卻盤管的框架;其中,所述冷卻盤管與所述框架的接觸部位套設有彈性墊圈。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墊圈沿所述冷卻盤管延伸的方向設有開口,以便于所述彈性墊圈安裝固定于所述冷卻盤管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墊圈為膠墊。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盤管直徑為4mm至8mm,所述彈性墊圈的內徑為3mm至7mm。
進一步地,所述框架包括多根橫桿和與所述橫桿正交布置的多根豎桿,所述橫桿之間拉設有多根豎向限位線,各所述豎桿之間拉設有多根橫向限位線,所述豎向限位線和所述橫向限位線之間圍合形成多個方型網格空間。
進一步地,各所述冷卻盤管與所述豎向限位線和所述橫向限位線的接觸部位均套設有所述彈性墊圈。
進一步地,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框架、所述豎向限位線或所述橫向限位線上的多根綁扎線,各所述綁扎線另一端與所述冷卻盤管上的彈性墊圈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冰裝置,通過將冷卻盤管與框架的接觸部位套設一個彈性墊圈,避免了冷卻盤管與框架的接觸部位由于水流沖擊振動及熱變形導致的易磨損的技術問題,進而間接提高了冷卻盤管及蓄冰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蓄冰裝置的一方向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蓄冰裝置的另一方向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蓄冰裝置的另一方向的部分平面示意圖;
圖4是圖1中A區的放大示意圖;
圖5是圖2中B區的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前海聚冷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94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