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折疊模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6365.3 | 申請日: | 2017-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126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江明坤;劉方杰;趙陽;胡元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恒堃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澆筑混凝土 折疊模 滑座 施工過程 鎖緊裝置 油缸驅動 縱移機構 施工 翼緣 模板支撐框架 混凝土橋 施工效率 施工周期 向上擺動 向下轉動 滑動 鋼箱梁 吊梁 合模 開模 前移 橋面 鎖死 油缸 支架 主梁 澆筑 并行 橋梁 脫離 | ||
一種液壓折疊模架,包括:兩個吊梁、兩個模板支撐框架、N個滑座、鎖緊裝置、模板、油缸以及縱移機構。當澆筑混凝土時,液壓折疊模架的設備主梁通過鎖緊裝置鎖死固定于滑座上,油缸驅動模板向上擺動。之后在鋼箱梁上澆筑混凝土橋面,在模板上澆筑混凝土橋面的翼緣部位,澆筑施工完畢開模時,油缸驅動模板向下轉動,使其與混凝土橋面的翼緣相脫離,之后縱移機構推動整個設備相對滑座滑動,實現前移,到位后合模進行新一輪施工。整個施工過程,只在橋梁上部操作,與橋下作業并行,并不需要在橋下搭建支架,施工過程簡便,所需施工人員、機械少,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解決了橋上橋下施工交叉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壓折疊模架。
背景技術
傳統的鋼—砼混合橋梁翼緣板的澆筑方法是在橋梁下搭支架而后鋪設模板施工,此方法受到地形、環境等影響大且施工周期長,費用高、效率低。尤其在市內主干道施工,橋下多個項目交叉作業時,此施工方法實施困難,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施工方法與設備,來解決橋梁交叉作業帶來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不需要搭設支架即可實現澆筑箱梁翼緣板混凝土的液壓折疊模架。
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液壓折疊模架,包括:
兩個吊梁,水平設置于鋼箱梁上方,所述吊梁下端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有N個設備主梁;
兩個模板支撐框架,分別位于鋼箱梁左右兩側,所述模板支撐框架豎直固定于同側的吊梁的外側端;
N個滑座,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裝于鋼箱梁上端,各個設備主梁滑動安裝于對應的滑座中;
鎖緊裝置,設置于滑座上,用于將設備主梁相對滑座鎖死固定;
模板,其尾端通過銷軸鉸接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上;
油缸,其下端與模板支撐框架鉸接安裝,其活塞桿頭端與模板鉸接安裝;以及
縱移機構,其驅動吊梁通過設備主梁沿滑座前后方向滑動,當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所述模板上端面的傾斜角度與混凝土橋面的翼緣部位下端面傾斜角度相一致。
上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滑座內的若干壓板以及若干螺釘,所述螺釘頭端與壓板相接觸,所述壓板壓緊于設備主梁上。
上述縱移機構為縱移油缸,所述縱移油缸的尾端鉸接安裝于鋼箱梁上,其活塞桿頭端連接有縱移機構,所述縱移機構滑動設置于設備主梁的下端。
為了提高模板的牢固度,還包括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自上而下依次穿過吊梁及模板,當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螺紋桿上端通過螺母Ⅰ相對吊梁緊固,螺紋桿下端通過螺母Ⅱ相對模板緊固。
為了吊梁使受力平衡,還包括設置于吊梁內側端的配重塊。
還包括水平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下端的踏板。
為了方便施工人員行走,上述踏板上端鋪設有花紋鋼板。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上述踏板四周分別設置有護欄。
為了提高踏板的穩定性,還包括傾斜設置的連桿,所述連桿上端固定于模板支撐框架上,其下端固定于踏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恒堃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恒堃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63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