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4727.5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123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羅淵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友成機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4 | 分類號: | 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權 |
| 地址: | 31124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次 脫模 高效 產品 倒扣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模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用于模具。
背景技術
產品該膠位處采用常規的滑塊結構,內外兩層圓環筋會包緊滑塊,滑塊抽出時會將外層圓環筋根部拉傷發白,不能成型合格產品,并且加大筋的脫模角度也無法解決拉傷問題,由于客戶車燈總成開發進入尾聲,產品結構很難更改,模具開發幾乎失敗,從而導致客戶項目開發延遲或失敗,會造成公司信譽受損和巨額賠款。
中國專利201310740493.8,公開一種脫模裝置,用于模具中注塑工件的脫 模,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模具的一側,并可相對于所述模具上下移動;擋塊,設置于所 述模具和所述底座之間且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擋塊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尺寸小于 所述注塑工件與所述擋塊接觸端的尺寸;驅動組件,與所述模具的鑲針在所述模具的腔體外 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鑲針可穿過所述擋塊上的通孔伸入所述模具的腔體中,并可相對于所 述底座水平移動;頂針,與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此結構相對復雜,使用成本相對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二次脫模,保證產品質量,使用成本相對較低的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包括前模、后模和產品,所述的產品設在前模與后模間,還包括滑塊,所述的滑塊的上端設有可位移的芯子,所述的滑塊與芯子的外壁分別與產品觸接,所述的芯子的尾部設有與芯子相固定的限位螺栓,所述的限位螺栓外套有與滑塊呈彈性連接的彈簧,所述的限位螺栓的尾部通過限位桿呈活動式擋接,所述的限位螺栓帶動芯子進行位移,所述的滑塊中設有帶動滑塊進行位移的頂針。
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螺栓的外端伸出滑塊,所述的前模與后模閉合時的間距為1mm。
模具結構簡單,作用原理巧妙。該產品內外圓環筋較深,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冷卻后,因冷卻收縮而造成內外兩層圓環筋對滑塊包緊力過大,造成滑塊脫出時將圓環筋根部拉傷發白。本次發明模具巧用此結構,將內外兩層圓環筋對滑塊的包緊力分解成兩次先后作用于產品,從而減小產品同一時間受到的最大力,成功解決產品內外圓環筋脫滑塊過程中對產品作用力過大而將圓環筋和產品連接位置拉傷,成功解決問題。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結構緊湊,提升加工效率高,提高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二次脫模的高效產品倒扣處脫模系統,包括前模1、后模2和產品3,所述的產品3設在前模1與后模2間,還包括滑塊4,所述的滑塊4的上端設有可位移的芯子5,所述的滑塊4與芯子5的外壁分別與產品3觸接,所述的芯子5的尾部設有與芯子5相固定的限位螺栓6,所述的限位螺栓6外套有與滑塊4呈彈性連接的彈簧7,所述的限位螺栓6的尾部通過限位桿8呈活動式擋接,所述的限位螺栓6帶動芯子5進行位移,所述的滑塊4中設有帶動滑塊4進行位移的頂針9。
所述的限位螺栓6的外端伸出滑塊4,所述的前模1與后模2閉合時的間距為1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友成機工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友成機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47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抓取真空吸附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水晶肴肉批量劃切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