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復合電池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720683992.1 | 申請日: | 2017-06-13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82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發明(設計)人: | 锜永文;呂有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锜永文;呂有財 |
主分類號: | H01M16/00 | 分類號: | H01M16/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汪麗紅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電池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復合電池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科技不斷進步,現今車輛及其他運輸或工作機具上,采用以電力啟動之電氣組件也越來越多。以汽車為例,一般皆是以鉛酸電池做為汽車之啟動電瓶,其主要作用為:發動引擎時,供給汽車啟動馬達大量電流,當汽車啟動后,就由汽車發電機來提供電力,電瓶本身只有在汽車發電量不足時,提供瞬間的電力。
由于鉛酸電池等傳統電瓶的放電率一般都不大于1C,因此已慢慢不敷使用,這是因為車輛本身的一切控制系統都由行車計算機來控制,而這些電氣組件在作動時,都比較需要穩定的電壓及大電流的供應,而當汽車在低轉速時,其本身的發電機會因為轉速的關系,發出的電力即會相對較小,如果這時汽車需要用到大電力時,傳統的電瓶將不足以供應,而會造成汽車的一些問題。
同時,所述鉛酸電池等傳統電瓶具備一定重量,因此要克服前述放電率較小的情形下,仍須考慮追加電瓶所可能導致不利于車體的輕量化,此課題實為相關人員所需思考解決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電池結構,其以鉛酸電池與鋰電池相互搭配而提高放電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復合電池裝置,包括殼體、鉛酸電池組以及鋰電池組。鉛酸電池組配置于殼體內,鋰電池組配置于殼體內且位于鉛酸電池組旁。鉛酸電池組并聯于鋰電池組。鋰電池組的電容量不低于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20%,且小于或等于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99%。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鋰電池組的電容量是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20%至5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鋰電池組的電容量與鉛酸電池組的電容量各占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5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鉛酸電池組具有長邊側與短邊側,上述鋰電池組位于長邊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鉛酸電池組具有長邊側與短邊側,上述鋰電池組位于短邊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鉛酸電池組具有一對長邊側與一對短邊側,上述鋰電池組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分別位于短邊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鉛酸電池組具有一對長邊側與一對短邊側,上述鋰電池組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分別位于長邊側。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鉛酸電池組具有一對長邊側與一對短邊側,上述鋰電池組包括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分別位于其中一長邊側與其中一短邊側。
基于上述,通過將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予以電性并聯而做有效的結合,便能讓復合電池裝置能因應不同的使用環境而調整期電量輸出,進而具備較大的使用范圍。在此,鋰電池組的電容量不低于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20%,且小于或等于鉛酸電池組與鋰電池組的總電容量的99%,亦即以整體總電量為基準,有效調整鋰電池的電量輸出,而能有效避免僅有鉛酸電池組時無法及時提供所需電力的情形。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復合電池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復合電池裝置的電性連接示意圖。
圖3與圖4分別繪示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例的配置模式。
100--復合電池裝置;110--鉛酸電池組;120--鋰電池組;122--第一部分;124--第二部分;130--殼體;140--控制電路;150--隔離層;160--輸出電極;S1、S11、S12--長邊側;S2、S21、S22--短邊側。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復合電池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復合電池裝置的電性連接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復合電池裝置100包括殼體130、鉛酸電池組110以及鋰電池組120。鉛酸電池組110配置于殼體130內,鋰電池組120配置于殼體130內且位于鉛酸電池組110旁。鉛酸電池組110電性并聯于鋰電池組120。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池組120的電容量不低于鉛酸電池組110與鋰電池組120的總電容量的20%,且小于或等于鉛酸電池組110與鋰電池組120的總電容量的9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锜永文;呂有財,未經锜永文;呂有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399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