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3630.2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265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廖佐江;張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臣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1/04 | 分類號: | B60R11/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天力專利事務所42208 | 代理人: | 蘇胤杰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車載 攝像頭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
背景技術
在駕駛培訓行業中,車載攝像頭可以用于識別學員、記錄學員操作動作、記錄車內狀態等,被廣泛運用。由于車載攝像頭一般只有鏡頭,其視頻信號的顯示端往往不是車載的,不能即時校對拍攝方向和角度,因此在安裝車載攝像頭時,比較難真正對準需拍攝的范圍,影響人臉識別的通過率,也影響記錄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可以便捷且精準地對準人的臉部,提高人臉識別通過率。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包括用于安裝車載攝像頭的固定件,和承載前述固定件的底座,固定件與底座轉動連接,固定件連接鏡片固定座,圓鏡固定連接在鏡片固定座上,圓鏡與車載攝像頭的光軸平行;所述固定件為圓環狀,該圓環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且圓環的兩側有沿軸向延伸的耳板,耳板通過銷軸與底座鉸接,或,所述固定件為圓環狀,該圓環的內側設有一圈軸承,軸承的內圈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或,所述固定件為圓環狀,該圓環的內側設有一圈軸承,軸承的內圈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圓環的兩側有沿軸向延伸的耳板,耳板通過銷軸與底座鉸接。
而且,所述鏡片固定座為L形,一邊與圓鏡固定連接,另一邊與固定件固定連接。
而且,所述鏡片固定座與固定件固定連接的一邊為與固定件相適應的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單實用,通過圓鏡可以讓駕駛員直觀地查看攝像頭是否對準,實現便捷且精準地對準人的臉部,提高人臉識別通過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圖1的后視圖。
圖4是固定件、鏡片固定座和圓鏡的立體圖。
圖5是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圓鏡,2、鏡片固定座,3、固定件,4、底座,5、耳板,6、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圖4所示,提供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包括用于安裝車載攝像頭的固定件3,和承載前述固定件3的底座4,固定件3與底座4轉動連接,固定件3連接鏡片固定座2,圓鏡1固定連接在鏡片固定座2上,圓鏡1與車載攝像頭的光軸平行;所述固定件3為圓環狀,該圓環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且圓環的兩側有沿軸向延伸的耳板5,耳板5通過銷軸與底座4鉸接。
實施例二,提供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包括用于安裝車載攝像頭的固定件3,和承載前述固定件3的底座4,固定件3與底座4轉動連接,固定件3連接鏡片固定座2,圓鏡1固定連接在鏡片固定座2上,圓鏡1與車載攝像頭的光軸平行;所述固定件3為圓環狀,該圓環的內側設有一圈軸承6,軸承6的內圈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
實施例三,如圖5所示,提供一種具有圓鏡的車載攝像頭支架,包括用于安裝車載攝像頭的固定件3,和承載前述固定件3的底座4,固定件3與底座4轉動連接,固定件3連接鏡片固定座2,圓鏡1固定連接在鏡片固定座2上,圓鏡1與車載攝像頭的光軸平行;所述固定件3為圓環狀,該圓環的內側設有一圈軸承6,軸承6的內圈與車載攝像頭相適應,圓環的兩側有沿軸向延伸的耳板5,耳板5通過銷軸與底座4鉸接。
進一步的,上述三種實施例中,鏡片固定座2為L形,一邊與圓鏡1固定連接,另一邊與固定件3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上述三種實施例中,鏡片固定座2與固定件3固定連接的一邊為與固定件3相適應的圓弧形。
使用時,駕駛員只需通過圓鏡1可以直觀地查看攝像頭是否對準,實現便捷且精準地對準人的臉部,提高人臉識別通過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或變形,這些改進或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臣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臣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363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