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用鉆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1423.3 | 申請日: | 2017-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9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周瑞斌;司建軍;閆文軍;周連春;周哲浩;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老石旦煤礦 |
| 主分類號: | B23B45/00 | 分類號: | B23B45/00;B23B5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 地址: | 016033 內***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鉆探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用鉆探裝置,屬于煤礦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煤礦使用鉆桿時,會直接將鉆桿尾部插入手持式鉆機轉頭中使用,但是在強礦壓煤礦中,由于礦壓過大,在使用鉆桿鉆探過程中,鉆桿所受的剪切力大于非強礦壓煤礦時所受的剪切力,極易損壞鉆桿尾部與手持式鉆頭轉頭相接觸的鉆齒,導致鉆桿報廢,增大了煤礦生產成本,并且影響工人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煤礦用鉆探裝置,從而解決了現有強礦壓煤礦使用鉆桿時,鉆桿尾部容易損壞,從而使鉆桿報廢的問題,該煤礦用鉆探裝置達到了在強礦壓煤礦使用鉆桿時,提高了鉆桿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煤礦生產成本,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煤礦用鉆探裝置,包括鉆桿組件、連接裝置、鉆尾;所述鉆桿組件由多根鉆桿通過多個連接裝置組成;所述鉆尾通過連接裝置連接在鉆桿組件右端;所述鉆尾包括鉆尾卡孔、鉆尾前端空心筒、鉆尾后端及擋柱;所述鉆尾卡孔設置在鉆尾前端空心筒中部;所述擋柱焊接在鉆尾后端兩側的中部;所述連接裝置一端套入鉆尾前端空心筒,將鉆尾與連接裝置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兩端均設置有彈柱;所述鉆尾前端空心筒頂部焊接有拆卸裝置;所述拆卸裝置設置有兩個彈簧柱;所述兩個彈簧柱之間設置有頂針;所述頂針位于鉆尾卡孔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鉆桿兩端均設置有卡孔,所述卡孔與連接裝置的彈柱配合,連接鉆桿與連接裝置。
優選的,所述鉆桿和鉆尾前端空心筒內徑均大于連接裝置的連接主體外徑。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鉆尾通過連接裝置連接在鉆桿組件右端,鉆尾包括鉆尾卡孔、鉆尾前端空心筒、鉆尾后端及擋柱,鉆尾卡孔設置在鉆尾前端空心筒中部,擋柱焊接在鉆尾后端兩側的中部,連接裝置一端套入鉆尾前端空心筒,將鉆尾與連接裝置連接,在使用時,鉆尾可以代替鉆桿尾部的鉆齒與手持式鉆機轉頭直接接觸,所以鉆桿不易損壞,提高了鉆 桿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中,連接裝置兩端均設置有彈柱,彈柱與鉆尾卡孔相配合,可以連接鉆尾與連接裝置;鉆尾前端空心筒頂部焊接有拆卸裝置,拆卸裝置設置有兩個彈簧柱,兩個彈簧柱之間設置有頂針,頂針位于鉆尾卡孔正上方,在需要拆卸鉆尾時,拆卸裝置可以很方便的拆卸鉆桿與鉆尾。
3、本實用新型中,鉆桿兩端均設置有卡孔,所述卡孔與連接裝置的彈柱配合,可以連接鉆桿與連接裝置。
4、本實用新型中,鉆桿和鉆尾前端空心筒內徑均等于連接裝置的連接主體外徑,使鉆桿、連接裝置、鉆尾高精度同軸轉動。
5、本實用新型在強礦壓煤礦進行鉆探工作時,提高鉆桿的使用壽命,減少了煤礦生產成本,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鉆桿連接整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鉆尾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鉆尾與連接裝置裝配圖;
圖中標記:1-鉆桿;2-連接裝置;3-鉆尾;5-鉆齒;6-彈柱;7-拆卸裝置;8-彈簧柱;9-頂針;10-擋柱;11-鉆尾前端空心筒;12-鉆尾后端;13-轉頭;14-卡孔;19-鉆桿組件;20-鉆尾卡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煤礦用鉆探裝置,包括鉆桿組件19、連接裝置2、鉆尾3;所述鉆桿組件19由多根鉆桿1通過多個連接裝置2組成;所述鉆尾3通過連接裝置2連接在鉆桿組件19右端;所述鉆尾3包括鉆尾卡孔20、鉆尾前端空心筒11、鉆尾后端12及擋柱10;所述鉆尾卡孔20設置在鉆尾前端空心筒11中部;所述擋柱10焊接在鉆尾后端12兩側的中部;所述連接裝置2一端套入鉆尾前端空心筒11,將鉆尾3與連接裝置2連接;所述連接裝置2兩端均設置有彈柱6;所述鉆尾前端空心筒11頂部焊接有拆卸裝置7;所述拆卸裝置7設置有兩個彈簧柱8;所述兩個彈簧柱8之間設置有頂針9;所述頂 針9位于鉆尾卡孔20正上方;所述鉆桿1兩端均設置有卡孔14,所述卡孔14與連接裝置2的彈柱6配合,連接鉆桿1與連接裝置2;所述鉆桿1和鉆尾前端空心筒11內徑均等于連接裝置2的連接主體外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老石旦煤礦,未經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老石旦煤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14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