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81350.8 | 申請日: | 2017-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73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賽因電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3/335 | 分類號: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雙向 隔離 dc 諧振 變換 電路 | ||
1.一種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用于實現從低壓側向高壓側的電能轉換或實現從高壓側向低壓側的電能轉換,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前級模塊、變壓器、轉換模塊、及后級模塊;所述轉換模塊包括線圈切換件、連接所述線圈切換件的第一諧振組件、及連接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第二諧振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級模塊設有低壓正交換端、低壓負交換端、前側正變換端、前側負變換端及前側中性變換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級模塊包括開關管Q1、及開關管Q2;所述開關管Q1及所述開關管Q2分別設有上連接端、下連接端及控制端;所述前級模塊的低壓正交換端與前側中性變換端連通;所述開關管Q1的上連接端作為所述前級模塊的前側正變換端;所述開關管Q2的上連接端作為所述前級模塊的前側負變換端;所述開關管Q1的下連接端與所述開關管Q2的下連接端匯合形成所述前級模塊的低壓負交換端。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變壓器設有第一低壓側線圈、第二低壓側線圈、第一高壓側線圈、及第二高壓側線圈;所述變壓器的第一低壓側線圈的同名端與所述前級模塊的前側正變換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第一低壓側線圈的異名端及所述變壓器的第二低壓側線圈的同名端同時與所述前級模塊的前側中性變換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第二低壓側線圈的異名端與所述前級模塊的前側負變換端連接;所述變壓器的第一高壓側線圈的同名端與所述第二高壓側線圈的異名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模塊設有后側正變換端、后側中性變換端、后側負變換端、第一橋接端、第二橋接端、及第三橋接端;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正變換端與所述變壓器的第一高壓側線圈的異名端連接;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中性變換端與所述變壓器的第一高壓側線圈的同名端連接;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負變換端與所述變壓器的第二高壓側線圈的同名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切換件設有第一備選端、第二備選端、及公共端;所述線圈切換件的第一備選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正變換端;所述線圈切換件的第二備選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中性變換端;所述線圈切換件的公共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一橋接端;所述第一諧振組件設有同側連接端、異側連接端、及橋側連接端;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異側連接端與所述線圈切換件的公共端連接;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同側連接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后側負變換端;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橋側連接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二橋接端;所述第二諧振組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同側連接端連接;所述第二諧振組件的另一端作為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三橋接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諧振組件包括電感Lm1、電感Lm2、第一通斷件、及第二通斷件;所述電感Lm1的一端與所述電感Lm2的一端匯合形成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異側連接端;所述第一通斷件的一端與所述電感Lm1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通斷件的另一端作為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同側連接端;所述第二通斷件的一端與所述電感Lm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通斷件的另一端作為所述第一諧振組件的橋側連接端。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諧振組件包括電感Lr1、及電容Cr;所述電感Lr1的一端作為所述第二諧振組件的一端;所述電感Lr1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容Cr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r的另一端作為所述第二諧振組件的另一端。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級模塊設有第一分壓端、第二分壓端、第三分壓端、高壓正交換端及高壓負交換端;所述后級模塊的第一分壓端與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一橋接端連接;所述后級模塊的第二分壓端與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二橋接端連接;所述后級模塊的第三分壓端與所述轉換模塊的第三橋接端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的雙向隔離DC-DC諧振變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級模塊包括開關管Q9、開關管Q10、電容C3及電容C4;所述開關管Q9、及開關管Q10分別設有上連接端、下連接端及控制端;所述開關管Q9的下連接端與所述開關管Q10的上連接端匯合形成所述后級模塊的第一分壓端;所述開關管Q9的上連接端作為所述后級模塊的高壓正交換端;所述電容C3的一端與所述開關管Q9的上連接端連接;所述電容C3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容C4的一端匯合形成所述后級模塊的第二分壓端及第三分壓端;所述開關管Q10的下連接作為所述后級模塊的高壓負交換端;所述電容C4的另一端與所述開關管Q10的下連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賽因電源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賽因電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8135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