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機音腔塑料外殼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79912.5 | 申請日: | 2017-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597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梁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潤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9/02 | 分類號: | H04R9/02;H04M1/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3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塑料 外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音腔塑料外殼。
背景技術
現有的音腔外殼產品比較小,里面的開槽比較精細,要求高,部件注塑要求高,所以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往往使用了偷膠技術,而偷膠技術的采用往往影響音腔的音質和頻率調節,對實際使用過程過程中的質量和使用壽命產生很大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成本更低,使音質更佳以及密封性更好的手機音腔塑料外殼。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機音腔塑料外殼,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卡接式安裝,上殼體包括上主音腔和上副音腔,上副音腔設置在上主音腔的旁邊,下殼體包括下主音腔和下副音腔,下副音腔設置在下主音腔的旁邊,上主音腔與下主音腔相互貫通形成主音腔,上副音腔與下副音腔相互貫通形成副音腔;主音腔的邊緣處設置有聲孔,上殼體的底部與下殼體的底部均與聲孔相互貫通,副音腔的邊緣完全封閉,主音腔與副音腔之間設置有密封塊,密封塊包括上密封塊和下密封塊,上密封塊的中心向內凹陷形成上容納槽,下密封塊的中心向內凹陷形成下容納槽,上容納槽與下容納槽相互貫通形成容納槽,密封塊靠近主音腔的一側設置有開口,上殼體的左上角設置有卡槽,下殼體的右上角均設置有卡柱,卡柱插接在卡槽中。主音腔和副音腔的設置使得高頻和低頻聲音信號均能夠得到處理,同時密封塊保證主音腔和副音腔的處理信號品質,同時整體結構上連接牢固,即使采用偷膠技術依然可以維持較高的密封性能,達到較高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所述上副音腔包括左上副音腔和右上副音腔,左上副音腔設置在上主音腔的左側,右上副音腔設置在上主音腔的右側,下副音腔包括左下副音腔和右下副音腔,左下副音腔設置在下主音腔的左側,右下副音腔設置在下主音腔的右側,左上副音腔與右下副音腔相互貫通形成左副音腔,右上副音腔與左下副音腔相互貫通形成右副音腔。左副音腔和右副音腔使得聲音傳導效率更高,使得音質更加均勻。
本實用新型所述聲孔包括上聲孔和下聲孔,上聲孔設置在上主音腔的底部,下聲孔設置在下主音腔的底部,上聲孔與上殼體的底部相互貫通,下聲孔與下殼體的底部相互貫通,上聲孔與下聲孔通過上殼體的底部和下殼體的底部相互分隔。相互分隔的上聲孔和下聲孔使得硬質更加圓潤。
本實用新型所述上聲孔的邊緣與下聲孔的邊緣均設有圓角。該結構使得聲音反射更加均勻。
本實用新型所述上主音腔的邊緣設置有上主音腔壁,下主音腔的邊緣設置有下主音腔壁,上主音腔壁與下主音腔壁相互卡接形成主音腔壁;上副音腔的邊緣設置有上副音腔壁,下副音腔的邊緣設置有下副音腔壁,上副音腔壁與下副音腔壁相互卡接形成副音腔壁。
本實用新型所述密封塊與主音腔壁固定連接。該結構可以使得密封塊與主音腔壁制成一體式結構,更加節約材料。
本實用新型所述下副音腔壁設置在下殼體邊緣,上副音腔壁設置在上殼體邊緣,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副音腔壁相互連接。該結構使得副音腔空間盡可能大。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更加牢固的連接,使得內部密封性得到極大改善,同時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材料,適用于偷膠技術的有效利用,同時維持較高的器件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殼體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殼體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上殼體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殼體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
參見圖1至圖4。
本實施例為一種手機音腔塑料外殼,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上殼體1和下殼體2卡接式安裝。
上殼體1包括上主音腔11和上副音腔,上副音腔設置在上主音腔11的旁邊,下殼體2包括下主音腔21和下副音腔,下副音腔設置在下主音腔21的旁邊。上主音腔11與下主音腔21相互貫通形成主音腔,上副音腔與下副音腔相互貫通形成副音腔。
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上副音腔包括左上副音腔12和右上副音腔13,左上副音腔12設置在上主音腔11的左側,右上副音腔13設置在上主音腔11的右側。
作為優選,本實施例中下副音腔包括左下副音腔22和右下副音腔23,左下副音腔22設置在下主音腔21的左側,右下副音腔23設置在下主音腔21的右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潤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潤邦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799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