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倉儲氣流循環單元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71346.3 | 申請日: | 2017-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8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邦;嚴哲清;王立;張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埃瑞斯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565;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44242 | 代理人: | 馮筠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倉儲 氣流 循環 單元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流循環單元及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倉儲氣流循環單元及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經濟蓬勃發展,能源需求日漸劇增,但又基于環境保護的理念,使得新電廠的建設難以推動,最后能源分配在空間以及時間上出現嚴重的失衡,為了解決這道難題,高容量的移動儲能系統相應而生,這是將某地區的某時段多余的電能儲藏起來,運集到指定區域或時域后釋放出來,讓現有的能源做合適的分配調度。
然而,受限于蓄電池材料的影響,儲能系統其內部倉儲空間的溫度場分布將嚴重影響其儲能效率,甚至會引起安全隱患。因此,均勻且迅速地執行熱量交換,能大幅度改善儲能系統的效益與可靠程度,使得高容量的移動儲能系統更容易被推廣被大眾所接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由于蓄電池單元體積能量密度的限制,高容量的大規模儲能系統必占有相當大的空間體積,另外,當儲能系統運作時將伴隨著熱能的產生,因此在有限的倉儲空間內,空間利用的規劃配置將嚴重影響熱量的交換,這可能導致空間內溫度場分布不均勻,使得蓄電池單元的工作性能與生命周期受到損害,最后影響整體系統的儲能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倉儲氣流循環單元,所述的倉儲氣流循環單元包括兩個箱體以及加/減壓設備,所述加/減壓設備設置于箱體上用于形成箱體之間的加/減壓區,箱體設有貫穿箱體的風道。
進一步地,所述風道的風道口設有擾流板。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包括至少兩個依次疊合的蓄電池集合單元,蓄電池集合單元之間設有所述的風道。
進一步地,所述蓄電池集合單元設有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倉儲氣流循環單元還包括計算單元和擾流板控制單元,其中,所述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溫度傳感器數值計算擾流板角度,所述擾流板控制單元根據計算單元的計算結果控制擾流板角度。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的頂部設有加/減壓設備,所述加/減壓設備為風扇,風扇與箱體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倉儲氣流循環單元還包括角度控制單元,所述角度控制單元用于控制風扇角度。
進一步地,所述的擾流板角度的取值范圍:0°~180°。
進一步地,所述的風扇角度的取值范圍:0°~180°。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倉儲氣流循環系統,所述的倉儲氣流循環系統包括至少兩個上述的倉儲氣流循環單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新型的循環通道方式,均勻地促進倉儲空間內熱量的循環,平衡大規模儲能系統內部溫度場分布的均勻性,增強蓄電池的工作性能以及壽命,提高整體系統的儲能效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倉儲氣流循環單元側視圖。
附圖標號:1、箱體;2、加/減壓設備;3、風道;4、擾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倉儲氣流循環單元包括兩個箱體1、加/減壓設備2、風道3以及擾流板4.本實施例采用通過加強各個倉儲單元的氣流循環,使得倉儲內部的溫度場得以均勻分布。
箱體1內包括均勻布置的蓄電池集合單元,蓄電池集合單元沿著縱向堆疊起來,并在蓄電池集合單元之間留下風道3.風道3沿著橫截面貫通箱體1,用來導通氣流,從而使得各個蓄電池集合單元可以達到散熱效果。
箱體與箱體之間形成的空間為加/減壓區域,加/減壓的控制是通過加/減壓設備2實現的。通常來說,氣流循環單元的兩個箱體之間為加壓區域,兩個箱體外側為減壓器區域,這樣,相鄰的區域就會產生壓力差,使得氣體通過風道3從高壓區域流向低壓區域,達到蓄電池集合單元的散熱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埃瑞斯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埃瑞斯瓦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713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冷卻型圓柱電池
- 下一篇:一種新能源汽車及其電池水冷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