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輕氣炮孔內(nèi)爆破的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670884.0 | 申請日: | 2017-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79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左宇軍;高正華;雷振;周旋;王浩;王家軒;吳國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F42B3/04 | 分類號: | F42B3/04;F42B3/10;F42B3/2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龍,程新敏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輕氣炮孔內(nèi) 爆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孔內(nèi)爆破聚能藥包,屬于爆破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炸藥在使用及保管過程中常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例如炸藥遇有水炮孔,還得做好對藥包進行防水處理、采用防水炸藥、設法排出炮孔中炸藥的積水;在儲存空間,還得考慮其炸藥殉爆等一些列問題。并且,炸藥爆破過程中產(chǎn)生爆破毒氣,煙塵,揚土,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有害效應;還有處理盲炮時,沒用專門的技術和裝備,危險系數(shù)較大。因此,炸藥爆破中問題亟待解決。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輕氣炮孔內(nèi)爆破的裝置,旨在解決有水炮孔復雜性操作,存儲空間嚴格性;以及大幅度降低炸藥爆破后產(chǎn)生的大量揚土,有毒氣體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新型輕氣炮孔內(nèi)爆破的裝置,包括爆破筒,爆破筒的外側(cè)設置有封閉的爆破筒外殼,爆破筒外殼為可打開式結(jié)構(gòu),爆破筒的上端連通有導氣管,導氣管的上端伸至爆破筒外殼的外側(cè),且導氣管上設置有閥門,引爆器設置于爆破筒外殼的外側(cè),引爆器的引爆端設置于爆破筒內(nèi),且引爆器通過導線與引爆端相連接。
前述裝置中,爆破筒外殼由兩瓣可分離的組合式殼體和可打開的鎖體組成,兩瓣可分離的組合式殼體由鎖體鎖緊為一體,以實現(xiàn)兩瓣組合式殼體的分離和組合;
前述裝置中,爆破筒的底部設置有聚能穴,聚能穴為內(nèi)凹的錐形結(jié)構(gòu),爆破筒為耐高壓爆破筒,用于承擔內(nèi)部高壓氣體的壓力,閥門為防爆閥;
前述裝置中,兩瓣組合式殼體上端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引線孔和導氣管孔,導線和導氣管分別由引線孔和導氣管孔穿過。
利用上述裝置進行爆破的方法如下:
將爆破筒置于已經(jīng)鉆好的爆破孔內(nèi),通過導氣管向爆破筒內(nèi)注入所需的高壓輕氣體,注入完畢,關閉閥門,打開鎖體,取下爆破筒外殼,裸露出爆破筒,讓輕氣體更好的接觸巖壁,而不讓能量損耗在爆破筒外殼上,得以充分利用,啟動引爆器以引爆引爆端,從而引爆輕氣體爆炸。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進行爆破時,起爆不受爆破孔內(nèi)積水的影響,爆破筒外殼能夠有效保護內(nèi)部爆破筒,同時爆破過程中不會產(chǎn)生有害氣體,裝備可以自行泄壓,沒有盲炮,裝置簡易操作,安全性高,環(huán)保,氣體不笨重,便利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爆破筒外殼的右視圖;
圖3是圖2中爆破筒外殼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通過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參照圖1至圖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型輕氣炮孔內(nèi)爆破的裝置,包括爆破筒1,爆破筒1的外側(cè)設置有封閉的爆破筒外殼2,爆破筒1的底部設置有聚能穴11,聚能穴11為內(nèi)凹的錐形結(jié)構(gòu),爆破筒1為耐高壓爆破筒,用于承擔內(nèi)部高壓氣體的壓力,爆破筒外殼2由兩瓣可分離的組合式殼體21和可打開的鎖體22組成,兩瓣可分離的組合式殼體21由鎖體22鎖緊為一體,以實現(xiàn)兩瓣組合式殼體21的分離和組合,爆破筒1的上端連通有導氣管3,導氣管3的上端伸至爆破筒外殼2的外側(cè),且導氣管3上設置有閥門4,閥門4為防爆閥,引爆器5設置于爆破筒外殼2的外側(cè),引爆器5的引爆端51設置于爆破筒1內(nèi),且引爆器5通過導線52與引爆端51相連接,兩瓣組合式殼體21上端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引線孔24和導氣管孔23,導線52和導氣管3分別由引線孔24和導氣管孔23穿過。
其使用方法如下:將上述裝置置于已經(jīng)鉆好的爆破孔內(nèi),通過導氣管3向爆破筒1內(nèi)注入所需的高壓輕氣體,注入完畢,關閉閥門4,打開鎖體22,取下爆破筒外殼2,裸露出爆破筒1,讓輕氣體更好的接觸巖壁,而不讓能量損耗在爆破筒外殼2上,得以充分利用,啟動引爆器5以引爆引爆端51,從而引爆輕氣體爆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jīng)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70884.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