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養殖場揮發氣體采集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65802.3 | 申請日: | 201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804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林;劉波;趙學濤;劉筱;桑陸宇;孟凡凡;童儀;高巖;何斐;吳曉晨;萬寅婧;李強;唐曉燕;李文靜;范婤;李維新;鄒長新;李霄漢;盧佳新;陳永梅;殷守敬;潘國權;李超然;劉子禾 | 申請(專利權)人: | 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4 | 分類號: | G01N1/24;H05C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鐘山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榮 |
| 地址: | 210042***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養殖場 揮發 氣體 采集 檢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體檢測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殖場揮發氣體采集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中國多數大中城市近年比以往有了更多的灰霾或霧霾。在媒體宣傳下,不少公眾認為PM2.5的主要來源為機動車尾氣排放、工業污染、燃煤污染、施工揚塵以及外來污染。但這不是空氣污染答案的全部,還有一個重要污染源,一直被社會忽視,卻是空氣污染拼圖中極重要的一塊,更是PM2.5指數被持續推高的重要密碼——氨氣污染。越來越多學者的研究支持這一看法:重污染天氣中,硫酸銨、硝酸銨的質量總和約占PM2.5的40%-60%,越嚴重的污染天氣,比例越高。在讓人掩鼻的壞空氣中,氨是PM2.5中絕大多數二次顆粒物形成的根本原因。要控制PM2.5的產生,需要對氨進行控制。而產生氨氣最多的就是各大養殖場。但是,目前各方均未充分認識到養殖場與PM2.5之間的關系,也沒有出現系統的裝置對養殖場排放的氨氣進行檢測。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在養殖舍出風口處安裝檢測設備,而像窗口這樣的出風口由于橫截面大,被檢氣體重量不一,導致經過窗口上部的氣體和下部的氣體的組分并不一樣,如果僅僅只放置一個氣體收集管,根本無法正確檢測出養殖舍排放出的被檢氣體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平均地采集經過養殖舍的窗戶的氣體,從而精確檢測被檢氣體濃度、具有防蚊效果的養殖場揮發氣體采集檢測設備。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養殖場揮發氣體采集檢測設備,其中:包括安裝在養殖舍的出風窗處的氣體采集裝置以及與氣體采集裝置連接的氣體檢測裝置,出風窗包括設置在窗洞上的窗框和安裝在窗框上能向內打開的窗戶,氣體采集裝置包括采集網,采集網完全覆蓋窗洞且外周固定在窗框上,采集網由若干根縱管和若干根橫向導電絲編織而成,每根縱管面向養殖舍舍內的一側面開設有若干個吸氣口,各縱管的一端均連接至一氣體采集管,氣體采集管連接負壓產生器,負壓產生器連接氣體檢測裝置,橫向導電絲連接一設有升壓電路的直流電源,相鄰導電絲之間間隙配合,且相鄰導電絲交錯地連接直流電源的正負極。
為優化上述技術方案,采取的具體措施還包括:
上述的橫向導電絲與直流電源之間的電路上設置有第一開關,負壓產生器與其外接電源之間的連接電路上設置有第二開關,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安裝在窗框的內側,第一開關包括有第一壓鈕、第一動子和第一靜子,第一壓鈕固定連接第一動子,當第一壓鈕彈起時,第一動子壓在第一靜子上,使橫向導電絲與直流電源之間的電路導通,當第一壓鈕壓下時,第一動子與第一靜子分離,使橫向導電絲與直流電源之間的電路斷開;第二開關包括有第二壓鈕、第二動子和第二靜子,第二壓鈕固定連接第二動子,當第二壓鈕彈起時,第二動子壓在第二靜子上,使負壓產生器與其外接電源之間的電路導通,當第二壓鈕壓下時,第二動子與第二靜子分離,使負壓產生器與其外接電源之間的電路斷開;當窗戶打開時,窗戶不會壓到第一壓鈕和第二壓鈕,第一壓鈕和第二壓鈕處于彈起狀態,當窗戶閉合時,窗戶壓在第一壓鈕和第二壓鈕上,第一壓鈕和第二壓鈕處于壓下狀態。
上述的縱管之間等間距間隙配合,縱管上的吸氣口等間距布設。
上述的相鄰橫向導電絲之間的間距為0.5cm。
上述的負壓產生器為泵。
上述的氣體檢測裝置為氨氣檢測器、二氧化碳檢測器、硫化氫濃度檢測器中的一種或幾種。
上述的養殖舍設置有進風口,進風口安裝有風扇。
上述的采集網與窗框為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未經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658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藝術鐘表
- 下一篇:智能手表(老人健康手表i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