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管吊機及其配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64055.1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617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孟軒;王萬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D1/12 | 分類號: | B66D1/12;B66D1/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管 及其 平裝 | ||
1.油管吊機的配平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變頻器(41),其能夠驅動一第一電動機(20),其中,所述第一電動機(20)能夠帶動一吊梁(10)的一第一端(11)做升降運動;
一第二變頻器(42),其能夠驅動一第二電動機(30),其中,所述第二電動機(30)能夠帶動所述吊梁(10)的一第二端(12)做升降運動,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分別位于所述吊梁(10)相對的兩端;
一第一增量型編碼器(43),其能夠測量一第一旋轉角度(θ1)并傳輸給所述第一變頻器(41),其中,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為所述第一電動機(20)的電機軸旋轉的角度;
一第二增量型編碼器(44),其能夠測量一第二旋轉角度(θ2)并傳輸給所述第二變頻器(42),其中,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為所述第二電動機(30)的電機軸旋轉的角度;和
一控制器(45),其能夠通過所述第一變頻器(41)從所述第一增量型編碼器(43)獲得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通過所述第二變頻器(42)從所述第二增量型編碼器(44)獲得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并比較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和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5)還從所述第一變頻器(41)獲得所述第一電動機(20)的第一旋轉方向(F1)以判斷所述吊梁(10)處于起升或下降狀態,或者所述控制器(45)還從所述第二變頻器(42)獲得所述第二電動機(30)的第二旋轉方向(F2)以判斷所述吊梁(10)處于起升或下降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5)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4.油管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吊梁(10),其包括一第一端(11),和一第二端(12),所述第一端(11)和所述第二端(12)分別位于所述吊梁(10)相對的兩端;
一第一電動機(20),其能夠帶動所述吊梁(10)的所述第一端(11)做升降運動;
一第二電動機(30),其能夠帶動所述吊梁(10)的所述第二端(12)做升降運動;
一第一變頻器(41),其能夠驅動所述第一電動機(20);
一第二變頻器(42),其能夠驅動所述第二電動機(30);
一第一增量型編碼器(43),其能夠測量一第一旋轉角度(θ1)并傳輸給所述第一變頻器(41),其中,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為所述第一電動機(20)的電動機軸旋轉的角度;
一第二增量型編碼器(44),其能夠測量一第二旋轉角度(θ2)并傳輸給所述第二變頻器(42),其中,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為所述第二電動機(30)的電動機軸旋轉的角度;和
一控制器(45),其能夠通過所述第一變頻器(41)從所述第一增量型編碼器(43)獲得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通過所述第二變頻器(42)從所述第二增量型編碼器(44)獲得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并比較所述第一旋轉角度(θ1)和所述第二旋轉角度(θ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管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5)還從所述第一變頻器(41)獲得所述第一電動機(20)的第一旋轉方向(F1)以判斷所述吊梁(10)處于起升或下降狀態,或者所述控制器(45)還從所述第二變頻器(42)獲得所述第二電動機(30)的第二旋轉方向(F2)以判斷所述吊梁(10)處于起升或下降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管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5)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管吊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一第一減速箱(50),其與所述第一電動機(20)相連;
一第一吊纜卷筒(60),其與所述第一減速箱(50)相連并通過吊纜與所述第一端(11)相連;
一第二減速箱(70),其與所述第二電動機(30)相連;
一第二吊纜卷筒(80),其與所述第二減速箱(70)相連并通過吊纜與所述第二端(12)相連;
其中,所述第一電動機(20)依次通過所述第一減速箱(50)和所述第一吊纜卷筒(60)帶動所述吊梁(10)的所述第一端(11)做升降運動,所述第二電動機(30)依次通過所述第二減速箱(70)和所述第二吊纜卷筒(80)帶動所述吊梁(10)的所述第二端(12)做升降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西門子工廠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6405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