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式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62235.6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65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潘強彪;鄒本立;李永鋒;謝春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化科技(臺州)有限公司;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衛彬 |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式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連續工藝的開發主要有像石油化工,煤化工這類的大化工的工藝。這類連續工藝的反應裝置極為復雜,各類電氣儀表繁多且都是特定裝置特定產品,工藝開發困難,產能也是非常大。對于靈活多變的市場需求量也比較有限的精細化學品或醫藥中間體不適用。
另一方面近年來興起的針對精細化學品或醫藥中間體生產技術實現連續工藝改進的微通道反應器,雖然有用于實驗室研發和生產的設備,但其組成結構由特定的帶有混合效果的模塊串聯或者并聯的方式作為反應物料傳質傳熱的場所。由于其模塊物料通道和傳熱介質通道集成在一起,通道的尺寸較細,且反復彎曲,如果加的物料是渾濁液或有固體,則往往會引起堵塞;一旦有固體物料堵塞,管道將極難疏通。反應模塊的生產制造也比較復雜,替換成本很高,所以對于可能有固體析出的反應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設備投資低,能連續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管式反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式反應裝置,其包括有:管式反應器,進料泵,原料儲存罐和后處理釜;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物料入口與所述的進料泵密封連接;所述的進料泵與所述的原料儲存罐連接,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物料出口與所述的后處理釜連接。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物料入口可為本領域常規的,例如一個,或多個并聯或串聯;本實用新型中特別優選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三通空心管直接串聯或通過一段管式反應器間接串聯。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長徑比(長度和內徑的比值)可為 1×103~1.5×104;優選1.325×103~1.25×104。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內徑和長度可根據實際需要調節;本實用新型中特別優選內徑為4mm~23mm,長度為5~70m。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的材質優選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過氟烷基化物)或哈氏C-276合金。
較佳地,所述的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過氟烷基化物),工作溫度范圍為-100~200℃,耐壓為0~3Mpa、可彎曲、透明可視。
較佳地,所述的哈氏C-276合金,工作溫度范圍為-100~250℃,耐壓 0~10Mpa。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所述的原料儲存罐、所述的進料泵、所述的后處理釜的連接為本領域常規的連接方式,例如通過法蘭或卡套接頭或者熱熔焊接等靈活多變的組裝方式連接。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器類型可為本領域常規的類型,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帶夾套的直管,或者彎曲的盤管。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裝置,還包括有轉料泵與原料溶解釜;所述的原料儲存罐通過所述的轉料泵與所述的原料溶解釜連接。
較佳地,所述的后處理釜可為一個,或多個后處理釜串聯或并聯。
較佳地,所述的后處理釜可為結晶釜。
較佳地,所述的進料泵為隔膜計量泵。
較佳地,所述的管式反應裝置,還包括有循環換熱系統,所述的循環換熱系統可包括熱交換液箱、蓄液罐、熱交換器、循環泵;所述的熱交換液箱、所述的蓄液罐、所述的循環泵、所述的熱交換器依次連接成循環回路;所述的管式反應器至于所述的熱交換液箱中。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管式反應器,可不需要混合器,結構簡單,不易堵塞,可適用于混懸液等各種體系,可根據實際生產規模的需要,調節管徑和長度,針對不同的原料及目標物的需要,調整流量、停留時間和反應溫度,能很好地滿足精細化工的中等規模的工業化的生產需求,且檢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管式反應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管式反應器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本管式反應裝置,如圖1所示,其包含有:原料儲存罐2、3、4,結晶釜5、6,進料泵11、12、13,管式反應器15,蓄液罐7,熱交換器8,循環泵9,熱交換液箱14,原料溶解釜1,轉料泵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化科技(臺州)有限公司;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化科技(臺州)有限公司;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622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