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流體自適應平夾耦合切換機器人手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61723.5 | 申請日: | 2017-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89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增;吳秀美;吳哲明;劉洪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 |
| 主分類號: | B25J15/00 | 分類號: | B25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巖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自適應 耦合 切換 機器人 手指 裝置 | ||
1.一種流體自適應平夾耦合切換機器人手指裝置,包括基座、第一指段、第二指段、近關節軸、遠關節軸和電機;所述近關節軸活動套設在基座中,所述第一指段活動套接近關節軸上,所述遠關節軸活動套設在第一指段中,所述第二指段套接在遠關節軸上;所述電機與基座固接;所述近關節軸的中心線與遠關節軸的中心線平行;其特征在于:該流體自適應平夾耦合切換機器人手指裝置還包括傳動機構、第一波紋管、第二波紋管、第三波紋管、第四波紋管、第一管夾、第二管夾、第一軟管、第二軟管、第一流體、第二流體、第一限位凸塊、第二限位凸塊、主動板、切換板、切換板連接件、轉軸和簧件;所述傳動機構設置在基座中;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傳動機構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傳動機構的輸出端與第一指段相連;所述第一軟管、第二軟管均為不可伸縮的膠管,所述第一軟管、第二軟管均位于第一指段中;所述第一波紋管、第二波紋管、第三波紋管、第四波紋管均為可伸縮和彎曲的空心管,所述第一波紋管的下部與主動板固接,第一波紋管的上部固定安裝在第一指段的下部,第一波紋管的上部與第一軟管的下部密封連通;所述第二波紋管的上部與第一連接塊固接,第二波紋管的下部固定安裝在第一指段的上部,第二波紋管的下部與第一軟管的上部密封連通;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下部與切換板固接,第三波紋管的上部固定安裝在第一指段的下部,第三波紋管與第二軟管密封連通;所述第四波紋管的上部與第二連接塊固接,第四波紋管的下部與第二軟管密封連通,第四波紋管的下部固定安裝在第一指段的上部;所述第一流體密封在第一波紋管、第一軟管和第二波紋管中;所述第二流體密封在第三波紋管、第二軟管和第四波紋管中;所述管夾與切換板固接;所述第一管夾和第二管夾分別與第一指段固接;所述切換板連接件固接在近關節軸上;所述轉軸套設在切換板連接件上,所述切換板套接在轉軸上;所述第一限位凸塊、第二限位凸塊分別與基座固接;平夾抓取模式時,所述切換板位于遠離抓取物體的一側,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上部嵌入第一管夾中,切換板與第一限位凸塊接觸;耦合抓取模式時,所述切換板位于靠近抓取物體的一側,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上部嵌入第二管夾中,切換板與第二限位凸塊接觸;所述第三波紋管的中心線與近關節軸的中心線的距離為a,第四波紋管的中心線與遠關節軸的中心線的距離為b,a與b相等;所述第三波紋管的內徑與第四波紋管的內徑相等;所述第三波紋管的長度與第四波紋管的長度相等;所述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基座和切換板;所述第一波紋管的中心線與近關節軸的中心線的距離為c,第二波紋管的中心線與遠關節軸的中心線的距離為d,c大于d;所述第一波紋管的內徑與第二波紋管的內徑相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未經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6172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