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轉軸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56477.4 | 申請日: | 2017-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462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金根;朱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11/04 | 分類號: | F16C11/04;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筆記本電腦 轉軸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轉軸機構,涉及用于筆記本電腦上液晶屏板與主機板之間的電腦定位轉軸。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不斷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特別是電腦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近二十年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和體積更小的集成芯片出現,電腦已衍變成一種體積小,厚度薄,重量輕且易于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而現有的筆記本均以掀蓋式居多,為符合薄、小與重量輕等設計的考慮,一般都設計成由主機本體和鍵盤構成的底座以及顯示屏和蓋體構成的上蓋兩部分構成。而筆記本電腦在不使用或用畢狀態時,上蓋就蓋合在其底座上,在使用時須將其上蓋向上掀開至適當角度,才能便于操作使用。
現有技術筆記本電腦轉軸一般是在轉軸的樞軸上直接設有環形導油凹槽,同時轉軸采用鋅合金作為材料,這樣的設計存在以下缺點:采用此結構的筆記本電腦轉軸,散熱較慢,會出現局部發熱現象,并導致油槽中的潤滑油容易熔化,這樣對油槽中的潤滑油熔點要求較高,在樞軸上設有環形導油凹槽,不利于潤滑油儲存,這樣在掀起和關閉筆記本電腦上蓋時,可能導致漏油情況出現,同時在樞軸上設有環形導油凹槽也不易形成均勻的油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轉軸機構,該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轉軸機構扭力和摩擦力穩定性和均勻性好,2萬次的翻轉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動范圍控制在7%以內,從而減少了扭力的衰減,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也方便根據不用場合和產品,調整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數目,以及排列位置關系,實現對扭力地動態可調節大小,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和使用場合,以節約了生產的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筆記本電腦的轉軸機構,包括旋轉支架、擋塊、軸芯桿、若干個松鰭片環和若干個緊鰭片環,所述旋轉支架進一步包括支撐部、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所述第一軸套位于旋轉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軸套位于旋轉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轉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與第二軸套之間的區域開有一凹槽,所述軸芯桿一側為光桿部,另一側為非光桿部,此軸芯桿的光桿部嵌入支撐部的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內,所述擋塊的下部和上部分別套裝于光桿部末端和旋轉支架的凹槽末端上,所述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具有一外凸部,此外凸部嵌入旋轉支架的凹槽內,所述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均開有一缺口槽,所述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套裝于軸芯桿的光桿部上,所述松鰭片環與光桿部之間留有間隙且松鰭片環末端與光桿部緊配合接觸,從而在松鰭片環與光桿部側表面之間形成儲油間隙部,所述緊鰭片環與光桿部緊配合連接,所述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交替排列,所述松鰭片環和緊鰭片環內壁均具有2個內陷凹槽,2個內陷凹槽分別位于缺口槽的兩側,所述松鰭片環的間隙部連通松鰭片環的2個內陷凹槽。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轉支架的支撐部上開有至少2個第一通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軸芯桿的非光桿部側表面對稱設置有上平面槽和下平面槽。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軸套和第二軸套的內徑尺寸大于軸芯桿的光桿部外徑尺寸。
4. 上述方案中,相鄰所述松鰭片環之間設置有1個緊鰭片環,相鄰的所述緊鰭片環之間設置有1個松鰭片環。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564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筆記本電腦用定位轉軸
- 下一篇:高可靠性轉軸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