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適于個性化定制的足踝支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41100.1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0029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歐艾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A61F5/05;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具 足踝 小腿部 足底板 本實用新型 個性化定制 右連接片 右護板 上端 下端 對稱 患者生理 量身定制 三維數據 左連接片 舒適性 有效地 左護板 腳踝 貼合 打印 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適于個性化定制的足踝支具,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足底部、連接部以及小腿部,所述足底部包括足底板,所述小腿部包括兩塊對稱的左、右護板,所述連接部包括兩片對稱的左、右連接片,所述左連接片的上端與左護板連接,下端固定連接于足底板左側的后部;所述右連接片的上端與右護板連接,下端固定連接于足底板右側的后部。本實用新型的足踝支具能有效地與3D打印技術相融合,足踝支具結構簡單,它由足底部、連接部以及小腿部三個部件組成,每個部件都可以由3D打印機單獨完成,根據每個患者的腳踝的三維數據,為患者量身定制貼合患者生理輪廓的足踝支具,真正確保足踝支具的舒適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利用3D打印技術,并針對不同客戶的足踝特征,來進行個性化定制的足踝支具。
背景技術
足踝支具是用于在負重行走過程中,改變足跖側面的作用力的強度和類型,降低足和下肢遠端的異常負荷,使得足和下肢發揮正常作用的鞋內/或鞋外的醫用器具。根據不同的患者類型,足踝支具主要有以下作用:1)容納、適應和支撐畸形;2)矯正或防止畸形;3)控制或限制關節活動;4)降低或消除肢體和關節的負荷;5)緩解足底壓強過高的區域需求。在現代臨床實踐中,足踝支具的應用極為廣泛,其主要適用于腦中風、足下垂、腦癱以及踝關節受傷等人群。
現有的足踝支具主要由塑料殼體和內置襯墊組成,由于技術的局限性,幾乎所有的塑料殼體都采用注塑的工藝進行加工制造,我們知道在注塑過程中,需要注塑的零部件越多,相應的模具成本就會越高,為了節省開模的成本,目前的塑料殼體普遍采用一體成型的結構,即塑料殼體的腳底部分和小腿部分直接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概90°的“L”形結構,這種結構一旦制成以后無法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調整,而且在使用時,患者的腳后跟會抵靠在“L”形結構的角部,穿著時普遍會存在不舒適的感覺,即異物感,患者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去適應。另外,目前的塑料殼體大都為批量生產的模式,這種批量生產的塑料殼體雖然生產成本較低,但是由于每個患者的腳踝形狀和高度以及足底大小等數據都不一樣,這勢必會導致批量生產模式的個體舒適感會比較差。當然現有技術中也存在私人定制的生產模式,即根據患者的三維尺寸數據,量身定制相應的模具,再加工出一對一的腳踝支具,這種方式的成本極高,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相應的費用。
有介于此,本發明人設計了一種與3D打印相結合,并且使足踝支具的個性化定制平民化的生產加工技術,并且為此提出了與3D打印技術相配套的新型足踝支具的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于個性化定制的足踝支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穿著舒適性差以及個性化定制成本高昂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適于個性化定制的足踝支具,它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足底部、連接部以及小腿部,所述足底部包括足底板,所述小腿部包括兩塊對稱的左、右護板,所述連接部包括兩片對稱的左、右連接片,所述左連接片的上端與左護板連接,下端固定連接于足底板左側的后部;所述右連接片的上端與右護板連接,下端固定連接于足底板右側的后部。
進一步的,所述足底部還包括足底襯墊,所述足底襯墊覆蓋于足底板上,并且足底板和足底襯墊的形狀均與足底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小腿部還包括左、右襯墊,所述左、右襯墊分別安裝于左、右護板上,并且左、右襯墊以及左、右護板的形狀均與小腿的形狀相適配。通過襯墊的設置,不僅能增強穿著的舒適性,而且同時也能起到吸收應力的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左連接片的形狀與腳踝外側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右連接片的形狀與腳踝內側的形狀相適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歐艾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紹興歐艾迪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411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