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T型棘輪扳手接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638729.0 | 申請日: | 2017-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02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海峰 |
| 主分類號: | B25B23/00 | 分類號: | B25B23/00;B25B13/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棘輪 扳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扳手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T型棘輪扳手接桿。
背景技術
車用扳手是一種在汽車維修時使用的工具,車用棘輪扳手是其中常用的一種。現有技術的車用棘輪扳手,其結構一般包括一手柄以及設置在手柄端部的棘輪裝置,棘輪裝置上設有用于調整棘輪裝置旋轉方向的轉扭,轉動轉扭能夠調整棘輪裝置正反轉。然而,現有技術的車用棘輪扳手往往都是單柄結構,單柄結構在使用時容易出現力度過小,導致旋螺母時較為費勁。
發(fā)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T型棘輪扳手接桿,使用時能夠根據使用需求來調整手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T型棘輪扳手接桿,包括垂直設置的主連接桿和副連接桿,所述主連接桿中間設有一棘輪裝置,棘輪裝置頂部設有一轉扭,所述棘輪裝置的底端與副連接桿頂端連接,所述副連接桿的底端設有接頭;
所述接頭底端一側設有一容置孔,容置孔中安裝有一彈簧,彈簧的端部連接有一鋼球,鋼球的外側延伸出容置孔;
所述主連接桿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一手柄,兩手柄與主連接桿可拆式連接。
進一步地,兩手柄的內端均設有一螺紋部,所述主連接桿的兩端均設有一螺紋孔,所述螺紋孔供螺紋部旋入。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外壁上設有防滑塊,所述手柄外端設有圓孔。
進一步地,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容置孔底部,另一端與鋼球內側固定。
應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T型棘輪扳手接桿,其有益效果是:接頭用來連接套筒,使用時先用手轉動轉扭,調整好棘輪裝置的轉動方向,從而調整好副連接桿的轉動方向,接頭連接好套筒后,將套筒放到螺母上,用手握住手柄并轉動主連接桿和副連接桿,套筒就開始旋螺母了,而因為兩個手柄是與主連接桿可拆式連接的,所以使用時可以使用兩個手柄,也可以拆下其中一個手柄而僅使用另一個手柄,根據使用環(huán)境來選擇使用手柄的數量,使用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主連接桿,2—副連接桿,3—棘輪裝置,4—轉扭,5—接頭,6—容置孔,7—彈簧,8—鋼球,9—手柄,10—螺紋部,11—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比較直觀、完整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現就結合本實用新型附圖進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說明如下:
如圖1—圖4所示,T型棘輪扳手接桿,包括垂直設置的主連接桿1和副連接桿2,主連接桿1中間設有一棘輪裝置3,棘輪裝置3頂部設有一轉扭4,棘輪裝置3的底端與副連接桿2頂端連接,副連接桿2的底端設有接頭5;接頭5底端一側設有一容置孔6,容置孔6中安裝有一彈簧7,彈簧7的端部連接有一鋼球8,鋼球8的外側延伸出容置孔6;主連接桿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一手柄9,兩手柄9與主連接桿1可拆式連接。
為了方便拆裝手柄9,兩手柄9的內端均設有一螺紋部10,主連接桿1的兩端均設有一螺紋孔11,螺紋孔11供螺紋部10旋入。
彈簧7的一端固定在容置孔6底部,另一端與鋼球8內側固定。鋼球8通過彈簧7的設置能夠自由伸縮,在接頭5連接套筒(圖中未示)時,通過鋼球8的伸縮來拆裝套筒,即套筒中可以設置一個孔,鋼球8卡入該孔中后就將接頭5與套筒固定住了,因為鋼球8能夠通過彈簧7伸縮,需要拆下套筒時將套筒從接頭5上拔下來即可。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T型棘輪扳手接桿,使用時先用手轉動轉扭4,調整好棘輪裝置3的轉動方向,從而調整好副連接桿2的轉動方向,接頭5連接好套筒后,將套筒放到螺母上,用手握住手柄9并轉動主連接桿1和副連接桿2,套筒就開始旋螺母了,而因為兩個手柄9是與主連接桿1可拆式連接的,所以使用時可以使用兩個手柄9,也可以拆下其中一個手柄9而僅使用另一個手柄9,根據使用環(huán)境來選擇使用手柄9的數量,使用靈活方便。
當然,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海峰,未經張海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387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