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擋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33838.3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728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龍緒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特瑞泰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9/02 | 分類號: | F16H5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3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擋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用換擋機構,尤其是涉及換擋裝置。
背景技術
換擋裝置(換擋器)擋桿處需設置防塵罩進行防塵,防塵罩的上端與擋桿的擋把處一般采用束帶綁扎,然后通過卡圈緊固,束帶的接頭位置易形成突起,防塵罩安裝好后與該突起對應的位置也會外凸,影響整體結構及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換擋裝置,防塵罩頂部與擋桿連接穩定,使用方便。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換擋裝置,包括支座體,所述支座體上設置球頭安裝部,所述球頭安裝部內安裝球頭,所述球頭通過球頭襯套與支座體活動連接,所述球頭上設置擋桿,所述擋桿頂部設置擋把,所述擋桿上套設防塵罩,所述擋把底部設置套筒,所述套筒上設置安裝孔,所述套筒底部兩相對側設置限位缺口;
連接套呈筒狀,底部兩相對側分別設置開口,所述連接套底部內側設置限位突起;
所述擋把通過套筒套緊在擋桿頂部,所述連接套上部將防塵罩頂部箍緊在套筒處,且限位突起與對應的限位缺口卡緊以限位連接套,且開口與安裝孔對應,并通過緊固螺釘將擋把與防塵罩緊固在擋桿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防塵罩頂部與擋桿處連接通過固定結構進行連接,連接穩定性較佳,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換擋裝置裝配圖。
圖2為實施例中套筒一個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中套筒另一個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中連接套一個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中連接套上限位突起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到圖5,一種換擋裝置,包括支座體1,所述支座體1上設置球頭安裝部,所述球頭安裝部內安裝球頭,所述球頭通過球頭襯套與支座體1活動連接,所述球頭上設置擋桿2,所述擋桿2頂部設置擋把4,所述擋桿2上套設防塵罩3,所述擋把4底部設置套筒41,所述套筒41上設置安裝孔41b,所述套筒41底部兩相對側設置限位缺口41a。
連接套5呈筒狀,底部兩相對側分別設置開口51,所述連接套5底部內側設置限位突起52。若連接套采用透明材料(包括但不僅限于透明塑料)制成更佳,利于裝配。
所述擋把4通過套筒41套緊(卡緊)在擋桿2頂部,所述連接套5上部將防塵罩3頂部箍緊在套筒41處(裝配后,防塵罩頂部翻折處緊固在套筒與連接套間),且限位突起52與對應的限位缺口41a卡緊以限位連接套5,且開口51與安裝孔41b對應(開口與安裝孔對應,利于裝配),并通過緊固螺釘將擋把4與防塵罩緊固在擋桿2處。
實施例中,所述套筒41外側設置凸環,套筒外側與連接套內側之間具有的凸環利于固定防塵罩。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安裝孔口部設置發光涂層,當裝配錯誤時(開口未與安裝孔對應),便于識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進行的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特瑞泰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特瑞泰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3383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混動客車電機軸承潤滑結構
- 下一篇:換擋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