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透氣控根育苗容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32718.1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93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韓建秋;翟光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9 | 分類號: | 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透氣 育苗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園藝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在栽培育苗過程中使用的透氣控根育苗容器。
背景技術
現代園林苗繁育主要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運用現代科技,以大規模、專業、高效地生產出苗木,在園林植物育苗或栽植過程中,容器苗因其便于管理、移動方便、育苗質量高等優點被廣泛采用。容器苗是指用特定容器培育的作物或果樹、花卉、林木幼苗,容器中盛有養分豐富的培養土等基質,常在塑料大棚、溫室等保護設施中進行育苗,使苗的生長發育獲得較佳的營養和環境條件,然而,由于容器苗通常是生長在狹小的容器中,其根系常常會出現因空氣供應不足而導致的生長不良的狀況,再加上容器盆壁的阻擋,苗木根系在容器中極容易相互纏繞,使苗木的苗期生長和移植后的表現較差,進而影響苗木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氣控根育苗容器,以有效地解決傳統的育苗容器透氣性差、根系容易纏繞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透氣控根育苗容器,包括容器本體,容器本體的底部設有排水孔,在容器本體的側壁按矩形陣列均勻分布有若干透氣孔,按所述透氣孔的位置在所述容器本體的內側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部分遮蓋透氣孔的弧形遮片,位于同一縱列上的弧形遮片相接,形成引導根系生長的遮片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位于同一縱列上方的弧形遮片的下端與其下方的弧形遮片的上端部分相接,以此將處于同一縱列上的弧形遮片的上下端依次部分相接,構成遮片組。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弧形遮片的上端向上彎曲形成與容器本體的內側壁相貼合的弧形部,所述的弧形部遮蓋透氣孔,弧形遮片的下端與容器本體的內側壁之間的間距形成下開口,透氣孔通過弧形遮片的下開口使容器本體內外的空氣相流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弧形遮片可拆卸地固定在容器本體的內側壁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透氣孔的直徑為0.2cm-2.0cm。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容器本體和/或弧形遮片采用塑料或金屬一次加工成型。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1.在容器本體的側壁按矩形陣列均勻分布有若干透氣孔,按透氣孔的位置在容器本體的內側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部分遮蓋透氣孔的弧形遮片,不僅可以避免土壤堵塞透氣孔,又可以引導苗木根系向下生長,避免相互纏繞;
2.位于同一縱列上方的弧形遮片的下端與其下方的弧形遮片的上端部分相接,即將位于同一縱列上的弧形遮片的上下端依次相接,形成引導根系生長的遮片組,從而在縱向對植物根系的橫向生長形成阻礙,引導植物根系向下生長;
3.在容器本體的側壁設置透氣孔,將弧形遮片的下端與內側壁之間保持一段間距,透氣孔通過弧形遮片下部的下開口可以使容器本體內外的空氣相流通,從而讓容器內的苗木根系能得到充足的空氣供應,向下設置的下開口還可以避免向容器本體灌溉水時,水會從容器本體的側壁流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透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遮片組的局部排布示意圖;
符號說明:
1.容器本體 2.排水孔 3.透氣孔 4.弧形遮片 5.弧形部 6.下開口 7.根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詳細說明。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于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透氣控根育苗容器通過在容器本體1的側壁按矩形陣列均勻分布有若干透氣孔3,并按透氣孔3的位置在容器本體1的內側壁上對應設置有用于部分遮蓋透氣孔3的弧形遮片4,使得該容器不僅可以避免土壤堵塞透氣孔,又可以引導苗木根系向下生長,避免相互纏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未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327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