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630090.1 | 申請日: | 2017-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9475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興隆;杜彪;張文靜;周建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Q15/14 | 分類號: | H01Q15/14;H01Q19/19;H01Q1/36 |
| 代理公司: | 河北東尚律師事務所13124 | 代理人: | 王文慶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賦型大軸 橢圓 波束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衛星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
背景技術
在衛星通信領域中,賦型雙反射面天線技術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向,這種天線可以形成橢圓波束,具有低剖面、高效率的特點。
現有技術中的賦型雙反射面天線主要有四種具體類型:橢圓波束雙偏置格利高里天線、高效率賦型雙偏置橢圓波束天線、橢圓波束變焦環焦天線,以及橢圓波束卡氏天線。這四種天線的共同點是采用圓對稱饋源,便于加工、成本低廉,并采用特殊賦型的副反射面使圓波束轉化成橢圓波束,無能量漏失,便于實現較高效率。但是,由于天線形式等固有的特點,這些天線均存在以下應用缺陷:
1、前兩種雙偏置結構的橢圓波束天線由于避開了副反射面的遮擋,導致天線縱向尺寸和橫向尺寸的增大,不利于實現低剖面和小型化且交叉極化性能較差。
2、變焦距橢圓波束環焦天線雖然有著優良的駐波特性和饋源遮擋小的優點,但由于其特殊的幾何結構,目前只能做到1.5:1軸比的橢圓波束。
3、賦型橢圓波束卡塞格倫天線可以實現大軸比橢圓波束,但饋源遮擋較大,這約束了饋源的設計并減小了主反射面的反射效率,制約著天線性能的提升,且由于其幾何結構導致駐波性能欠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其能夠簡單高效地控制面和面兩平面的口面能量分布,消除饋源遮擋,實現高效率、低旁瓣、低駐波的低剖面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其包括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主反射面包含第一外環部分和第一內環部分,副反射面包含第二外環部分和第二內環部分,第一外環部分和第一內環部分的分界線以及第二外環部分和第二內環部分的分界線均為橢圓,第一外環部分和第二外環部分構成橢圓賦型卡賽格倫天線結構,第一內環部分和第二內環部分構成橢圓賦型環焦天線結構,第二外環部分和第二內環部分在分界線處一階連續。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克服了現有賦型橢圓波束天線的缺點,能夠揚長避短消除饋源遮擋,可以簡單有效地約束第一旁瓣,實現高效率、低駐波特性的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可以做到2:1軸比的橢圓波束。
2、本實用新型可以簡單有效地控制兩對稱平面中的口面場,易于控制整個橢圓口徑的能量分布。
3、本實用新型所選取的內環和外環過渡函數不同,可以追求內環區域內合理的能量分布和外環主反射面的最大輪廓,從而進一步優化控制兩對稱平面之間的能量分布,提升天線的整體性能。
總之,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各種賦型橢圓波束天線的缺點,具有高效率、低旁瓣、低駐波、低剖面、大軸比等等優點,是對現有技術的一種重要改進。
附圖說明
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專利,下面提供一幅或多幅附圖,這些附圖旨在對本專利的背景技術、技術原理和/或某些具體實施方案做出輔助說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附圖可以給出也可以不給出一些在本專利文字部分已有描述且屬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常識的具體細節;并且,因為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完全可以結合本專利已公開的文字內容和/或附圖內容,在不付出任何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設計出更多的附圖,因此下面這些附圖可以涵蓋也可以不涵蓋本專利文字部分所敘述的所有技術方案。此外,這些附圖的具體內涵需要結合本專利的文字內容予以確定,當本專利的文字內容與這些附圖中的某個明顯結構不相符時,需要結合本領域的公知常識以及本專利其他部分的敘述來綜合判斷到底是本專利的文字部分存在筆誤,還是附圖中存在繪制錯誤。特別地,以下附圖均為實例性質的圖片,并非旨在暗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過參考本專利所公開的文字內容和/或附圖內容,可以在不付出任何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設計出更多的附圖,這些新附圖所代表的技術方案依然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混合賦型大軸比橢圓波束天線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副反射面的放大圖;
圖4是圖2中副反射面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6300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